高级检紡/a>

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05 4?nbsp; ?

显示方式:
论文
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
乔永弹/a>, 尹中丛/a>, 拓云飝/a>
2005, 4(4): 8-11.
摘要:
该文通过对有关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诸种说法的整理分析,发现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但并没有目前人们所论证的那样紧密。论证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发生联系的许多理由,有些在理论上经不住推敲,有些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文章指出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园林的新的途径与新的方式,强调只有将儒家思想中诚敬端正的价值观念贯彻于园林的营造之中,通过在园林中重新发挥传统园林启发智慧、端正心灵等诸多功能,才是中国园林得以发展,充满希望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span>
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有景有惄/a>
邱德玈/a>
2005, 4(4): 12-16.
摘要:
江南古典园林中,大到浩淼无边的江河湖海,小到涓滴细流,都是造园匠师们不肯放过的水景塑造对象。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有了园林的构筑,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也被纳入到园林的景色之中加以利用,这称之为理水。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水是园林景象构成的重要因素。水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运用,尤其体现了园林是人化的自然这一意境美,以景寓情、以景怡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有景有情、/span>
网络格局 带状绿地 绿色生 ——杭州市滨江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穵/a>
李素苰/a>
2005, 4(4): 17-20.
摘要:
杭州市滨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建设“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现代化的园林城市”为宗旨,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以及生态学等学科理论的要求,以城市绿地构成整体网络格局,通过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具体内容的精心规划,加大了公共绿地的比重。该规划最终形成以公园绿地为绿点,以道路绿地、带状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为绿线,以自然景观为绿色基面,点线面结合的绿地布局结构体系,使整个城市绿地布局与自然山水相协调,形成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生态效益显著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span>
示范型生态景观的产生、发展与实践
熊融, 杨乐
2005, 4(4): 21-23.
摘要:
对现代公园绿地建设而言,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获得视觉审美效果,更需要升华其精神审美内涵。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出现,反映了景观设计师对当代生存环境恶化的反思与改良愿望,并将其付诸实践。文章介绍了示范型生态景观在城市环境危机下产生的背景以及生态美学基础,讨论了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基本内涵,介绍了当代公园绿地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对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实践,并探讨了这种实践随着城市变革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示范型生态景观将以其示范、教育宣传的作用推动公园绿地建设的发展、/span>
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糺/a>
张玉?/a>, 王冠冟/a>, 邹国辈/a>
2005, 4(4): 24-27.
摘要:
风土是因大气与大地相互作用而在一定地域产生的特有现象,而这种特有现象的产生过程需要人来参与,因而风土表现为突出的人文特性。自然与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即构成了风土,也就是说风土的构成既包括自然因素,亦有人文因素,其中气候条件在自然因素中作用最大,而风俗习惯则成为人文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旅游古已有之,但现代旅游却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旅游以为人们休闲、商务和其他各项服务为目的,在对其进行经营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它的规模效应。该文在对风土、旅游进行初步考证的基础上,阐述了风土与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从“风土产业”的角度出发,提出“风土旅游”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前景、/span>
林业社会化发展研穵/a>
曾玉枖/a>, 宋维昍/a>, 徐燕飝/a>
2005, 4(4): 28-33.
摘要:
林业社会化是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适应了现代社会对林业发展的要求,也解决了传统林业发展中的困境。该文就林业社会化的内涵和特征、演化的背景、中外林业社会化的组织形式及林业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经过分析,文章认为林业社会化是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出路、/span>
我国林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益分枏/a>
周莉, 温亚?/a>, 侯波
2005, 4(4): 34-36.
摘要:
随着林业经营思想的转变,我国林业基本建设投资也发生了变化。该文在论述我国林业基本建设投资资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对不同领域的投资,从其产生的直接效益和最终效益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从选择投资项目、确定最优项目和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增加我国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的对策、/span>
浅论当前我国合作托管造林问题
张继荢/a>, 张海泈/a>
2005, 4(4): 37-40.
摘要: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颁布为契机,我国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合作托管造林迅猛发展。该文从我国木材缺口、国家政策、运作模式、公司宣传、公众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合作托管造林快速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企业夸大宣传、政府监管缺失、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公众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加强企业管理、建立行业自治机构、强化政府监督、建立咨询机构和普及公众知识等方面的建议、/span>
广东森林资源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徐正?/a>, 王权具/a>, 景彦勣/a>
2005, 4(4): 41-45.
摘要:
森林资源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包括林地的流转以及林地上附属物——森林和林木的流转。该文在对广东森林资源流转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广东森林资源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规范森林资源流转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促进广东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进一步搞好广东的商品林建设、/span>
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研究
林德荢/a>
2005, 4(4): 46-49.
摘要:
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交易是森林碳汇服务市场的重要部分。然而,已有研究表明,由于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的特殊性,其交易成本可能非常巨大而使交易难以进行。该文在对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的构成、特征和大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交易成本对市场规模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降低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span>
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分枏/a>
李智勆/a>, 王登丽/a>, 樊宝敎/a>
2005, 4(4): 50-54.
摘要:
该文通过分析我国竹林资源的存量、分布及其特点,对我国竹产业今后的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估和预测。文章分析了我国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各类竹产品的市场潜力进行了预测。文章最后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竹产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促进我国竹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和政策要点、/span>
传统农区农民土地制度选择偏好的分枏/a>
赵其卒/a>, 温亚?/a>
2005, 4(4): 55-59.
摘要:
农民对土地制度的选择偏好,将直接影响农民在土地制度形成和变迁中的“谈判”行为。该文作者通过在陕西眉县传统农业地区进行农民心态调查,获得原始数据,利用正交选优方法,得到年龄、性别、人均土地、人均收入和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民土地制度选择偏好的影响程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年龄和人均土地数对土地制度选择偏好影响特别显著;教育程度有一定影响;区位和性别无影响。最后,作者对调查与分析结果做出了经济学解释、/span>
我国湿地保护中的利益冲突研究
谢屹, 温亚?/a>
2005, 4(4): 60-63.
摘要:
湿地生态系统是具有很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地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我国政府通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湿地资源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建国至今,我国天然湿地资源减少?0%之多。湿地生态系统在被我们利用的同时也遭受着人类的破坏,这既有人类对该系统认识不足的原因,更有在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由此导致的现行保护政策失灵等原因。该文从我国湿地资源的减少情况、湿地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特点、湿地保护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冲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形成和谐的湿地保护格局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span>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
孙月琳/a>, 吴丽娞/a>, 田振坣/a>
2005, 4(4): 64-68.
摘要:
该文分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科技管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影响,并提出了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科技管理对策:加强学科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建立高校创新科技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造就科技创新的硬件环境;建立高校科技推广体系,形成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span>
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穵/a>
王聪伙/a>
2005, 4(4): 69-72.
摘要:
爱情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爱情概念本身通常是抽象的,因而人们往往借助隐喻来表达这一情感。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研究隐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使情感隐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该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文化人类学来探讨中英爱情概念隐喻的异同,并进一步阐述产生异同之处的认知和文化原因、/spa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