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紡/a>

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05 4?nbsp; ?

显示方式:
论文
森林文化发展的若干阶段与评价
苏祖荢/a>
2005, 4(1): 1-7.
摘要: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总是同一定的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相联系。同农耕社会相联系的是农耕文化,同工业社会相联系的是工业文化。而在农耕社会之前,同原始渔猎社会(石器、木器时代)相联系的则是森林文化。人类在史前曾经历了一个森林文化阶段。森林文化孕育并催生了农耕文化。森林文化的发生发展历经渊源(渔猎社会)、萌芽、形成、成熟(农耕社会)和拓展(工业社会)等五个阶段。该文试以人类社会为背景,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森林文化做出评价,展示森林文化的精彩和人类同森林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结、/span>
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诅/a>
包庆徶/a>
2005, 4(1): 8-12.
摘要:
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蕴涵着全部生态哲学问题的丰富底蕴,是构建生态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平台,是贯彻生态哲学研究始终并构成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换言之,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全部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任何生态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不是生态意识决定生态存在,而是生态存在决定生态意识、/span>
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方略
胡建忟/a>, 朱金充/a>
2005, 4(1): 13-19.
摘要:
综观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历史,最为流行的观点当属“以古证今”和“以山证原”两种观点。而事实情况是,古代山地的植被分布,只能提供一些植物恢复重建可咨借鉴的旁证资料。对于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其植被建设只能立足于现实生态环境条件,适地适树(草)适法,方能有效恢复和重建植被,以发挥其多方面的生态经济功能。植被恢复重建在不同类型区有不同模式,总体应由东南部的以乔灌为主,向西北部的以灌草为主逐步过渡。植被恢复重建目标应是建立与现实生态环境最为适应的人工植被类型。植被恢复、植被重建和植被保护3个方面相辅相成,是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不可分割的3条主要途径、/span>
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犵/a>
杨玉巜/a>, 罗宏, 张征, 肖朝昍/a>, 芦家娞/a>, 王薇
2005, 4(1): 20-24.
摘要:
流域的水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难题之一,也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国内外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成功经验,并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存在管理机制不统一,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手段单调及公众意识不高等问题。同时阐明了我国必须借鉴国外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验,从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模式,走中国的流域水环境管理道路、/span>
中国园林桂花造景历史及其文化意义
关传及/a>
2005, 4(1): 25-29.
摘要:
桂花是中国十大传统花卉之一,中国古代用桂花造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汉早期桂花就与中国园林结缘,魏晋六朝时期桂花成为园林造景的材料之一,唐宋时期将其广泛用于造园,并在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造园的主要材料,达到了无园不桂的程度,近现代更是被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园林之所以植桂造景,是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于桂花,有无数美妙神奇的神话传说,同时它也是古代科第吉兆和高洁品性的象征、/span>
从民俗活动走向园林游 ——曲水流觞演变初採/a>
王欣
2005, 4(1): 30-33.
摘要:
曲水流觞是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重要手法和程式之一, 其景观意趣和造景理法深刻地反映了传统园林的特点。曲水流觞有着悠远的演变历程,研究其发展的过程对理解传统园林艺术,探索我国现代园林设计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民俗材料、文学作品和现存实例,初步考证了曲水流觞活动从民俗活动走向园林游赏的发展过程,探讨了曲水流觞景点的主题、意境、文化内涵及其形式变化,并由此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理念和“一法多式”的造园手法、/span>
美国荒野的保护管理及使用限制
蔡君
2005, 4(1): 34-39.
摘要:
该文简要介绍了美国荒野的概念及其发展和保护的主要历程,并探讨了限制使用的一些管理方法。荒野为人们提供了远离尘嚣和自由享受天然美景的娱乐机会,荒野也因此面临过度拥挤和过度使用的问题。而采用规章和限制的管理方法来控制荒野的使用成为降低荒野冲击的常用手段,其中包括获得许可,对使用总人数和活动类型的限制以及对团队大小和使用时间的限制、/span>
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 ——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
古开弻/a>
2005, 4(1): 40-48.
摘要:
该文以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阐述了我国历代各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的主要内容及形成机制。我国历代民间都有一定的由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产生的个人对家族、个人对社会、个人对同业等的道德强制和约束,这就是我国历代各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通过原始宗教仪规和民俗文化活动广泛流传,逐步积淀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公德观念,进而整合和演化为种种成文或不成文的禁规和处罚手段,在世俗层面上表现为对其社会成员的压力机制和约束机制、/span>
也谈大熊猫之今古称谓
林鸿荢/a>, 林林
2005, 4(1): 49-52.
摘要:
该文介绍了大熊猫一名的由来,指出“熊猫称panda(潘达)也不是洋名”一说断难成立;确认它是“舶来品”,并无损于我国国宝的固有光辉;论证我国古籍中大熊猫的确切称呼是猛、貘、貊,而貘与貊由猛的声转而来,实际上只有一个即猛;考察熊猫产地的两个民间称呼:白熊与花熊,指出法国人戴维之所以将发现于四川穆坪的奇兽定名为黑白熊,正是受到此类称呼的影响。较为系统地考察大熊猫的今称、古称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民间称呼,有助于我国大熊猫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span>
吉林重点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郭菊?/a>, 高尚?/a>
2005, 4(1): 53-57.
摘要:
在国家天保工程区范围内,国有重点森工企业?37个,为了客观评价天保工程对工程区产生的社会、生态及经济影响,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测报中心设计了反映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的监测指标体系,2004年分层随机抽?5个国有重点森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点。为保证指标体系填写的质量,同时了解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测报中心选择了吉林省4个国有林业局进行调研,该文是对三岔子林业局的调研报告、/span>
黄土高原地区的可能退耕规模及其减产效库/a>
杨艳?/a>, 封志昍/a>, 张蓬涚/a>
2005, 4(1): 58-63.
摘要: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如何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过程中保障粮食自给,是恢复全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该文根据土地利用详查与实地调查资料,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与退耕压力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的可能规模及其粮食减产效应。研究认为:在保证人均耕地0.1 hm2前提下,黄土高原地区退耕面积可?36.46×104 hm2,占现有耕地?/5强;对应的粮食减产量?95.26×104t,是1996?000年平均粮食产量的12.69%;全区基于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退耕压力指数达0.20,晋陕甘黄土丘陵沟壑台塬区是退耕压力最大的区域、/span>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信息元数据标准研究
黄慧, 韩杏荢/a>, 夏自?/a>
2005, 4(1): 64-68.
摘要: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信息元数据标准的描述对象是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库、数据集、网络信息资源等各类管理信息。该文分析了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信息元数据对象,提出了在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领域,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设置原则、设计方案、创建方案和元数据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了对元数据标准的实施平台等基础性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建议、/span>
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驱动研究综述
海春关/a>, 周心澃/a>, 关文?/a>
2005, 4(1): 69-72.
摘要: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影响全球变化的因素之一,位于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区。该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农牧交错带的实地调研结果,将引起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因素总结为三大类18个影响要素。各要素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驱动的因素均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关。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驱动方向和程度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具体农牧业生产过程。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制定相关引导政策,利用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良性驱动,这种驱动的结果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否则,将会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span>
《山海经》植物名的构词特炸/a>
谭宏姢/a>, 张立戏/a>
2005, 4(1): 73-77.
摘要:
该文从词汇学的角度对《山海经》中记载?11个植物名词进行构词研究,通过全面考察其结构类型与构词成分,揭示了《山海经》中植物名词的一些特点:植物名词以单纯词为主;合成词中偏正结构占绝大多数,其中名名式又是主要形弎植物名中动词性语素很少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与解释、/span>
文学文体学的回顾与展朚/a>
赵秀凣/a>, 訾缨
2005, 4(1): 78-80.
摘要:
该文简要回顾了文学文体学的发展历程,归纳分析表明文学文体学虽然在研究模式上存在诸多差异,但总的来说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文本中心主义和语境中心主义。与当代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变化相关,文学文体学也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框架模式到立体的多维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笔者认为随着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文学文体学必将呈现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spa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