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紡/a>

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15 14?nbsp; ?

显示方式:
韩愈的花木审美特点与意义
俞香项/a>
2015, 14(1): 1-5.
摘要:
韩愈对众乐乐的牡丹、芍药等都缺乏浓厚兴趣。他超然于元稹、白居易等人的花木比德方式之?对花 木移情保持着理性与克制。韩愈的花木观念根植于他的道统意识、儒学实践。韩愈独乐乐于高大的 木以及人弃我取的花木,他的盆池审美、李花描写、杏花描写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虽然对花卉 审美不以为意,然而却无意而工、/span>
元明时期树木保护法令初探
罗玮
2015, 14(1): 6-16.
摘要:
着重梳理元明史料中对树木保护的政府法令与有关记?并与前代有关记载进行比较研究。在基本肯定 明两朝总体继承了中国传统树木保护法令体系的基础?剖析出元明在此问题上展现出的不同一面。元代对农业 树木的保护更加重?颁布了大量有关法令。而这在一定意义上恰恰体现了内亚草原文化的生态主义色彩。而承 袭蒙元帝国政治遗产的明朝,由于北京特殊的地缘位?在颁布帝陵和北方边防林木保护法令的问题上更为重视 而这些元明两代树木保护法令上的不同面貌也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由明代绘画中的树木护栏图样,我们也能 直观地看到这一时代树木保护法令的具体执行情况。最终从树木保护的角度来阐释元明时代在国家政权和社会 发展两个层面的继承和变革、/span>
910 世纪阿拉伯商人视角下的中国唐代林 以《中国印度见闻录》为依据
冯尕扌/a>, 李飞
2015, 14(1): 17-21.
摘要:
《中国印度见闻录》是910 世纪阿拉伯人所著的最早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游记。其部分内容记载了阿拉伯 商人所见所闻的中国唐代林业情况,如天然林分布、经济林发展、森林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城市绿化和 战争对林业的损坏?是把中国林业情况介绍和传播到欧洲及阿拉伯世界的先?也是一部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 林业的珍贵文献。在阿拉伯人眼里,中国唐代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经济发达,森林动植物和林产品种类繁?城市 和自然环境美?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比较富足,是个令人神往的国?而唐末战争则对林业造成极大的打 和破坏、/span>
西南少数民族林业谚语的生态思想解析
刘荣昅/a>, 朱红
2015, 14(1): 22-27.
摘要:
林业谚语是千百年来人们处理林人关系的经验总结。西南少数民族中传承着丰富的林业谚?是西南少 民族利用森林与认识森林的思想结晶,其间隐含着用林护林用林的林业生态逻辑,其内核是林人共生思想 分析西南少数民族林业谚语,探寻西南少数民族与森林相处的思想轨迹,从中探取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秘诀,可为 理现代社会因森林遭到毁坏而导致的生态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span>
桉树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作用及影响研究以互联网调研为依?/a>
张水芰/a>, 胡宇萌/a>, 朱英娞/a>, 莫晓勆/a>
2015, 14(1): 28-32.
摘要:
阐述了桉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相关概?通过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人们对桉树以及桉树文化的认知程 ?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文化认知程度差异的原因。找出了中国桉树文化认知的区域差异?并从侧面反映了桉 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发展状况。通过相关文献的研?阐述了桉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相关?揭示了桉树文化对 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有促进作用,及种植桉树的合理性和重要?并充分挖掘了桉树文化的精神内?对岭南地 桉树产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均有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桉树文化,发展并推广桉树文?可以 促进岭南地区和岭南文化的发展、/span>
欧洲森林文化的传统价倻/a>
李慧, 何晓?/a>, 孔艳, 李文冚/a>
2015, 14(1): 33-37.
摘要:
森林在自然和人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人与森林和树木的关系在许多传统文化中都能见到。在欧洲, 当代林业已具有多功能?对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理解也不仅仅包括木材生产的可持续?还增加了生态功能和 会功?社会对森林的理解已变得更加广泛。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来使用的观点得到了许多欧洲国家社会组织和 土地所有权政策的鼓励。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森林的文化和精神功能经常被忽?如果仅仅基于经济 ?这种讨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有必要更注重森林的文化和精神功能,强调森林在人类生活中的文化和精神 功能的重要性、/span>
明末清初江苏省扬州市瓜洲于氏南园、于氏北园及其主人耂/a>
王建斆/a>, 包琰, 侯芳梄/a>
2015, 14(1): 38-44.
摘要:
考证结果表明:明末清初,瓜洲存在南北两个于园,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于氏南园在瓜洲城内,是瓜洲于 的宅?于氏北园在明代瓜洲城北郊的五里铺。瓜洲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的主人都是来自瓜洲的于通海家族 余园余氏园余氏南园的名称是因为把园主人的姓氏于写成了余。于氏北园的建造者或主人可能 于道南。天启、崇祯年?于氏南园的主人应该是于承祖、于道章、/span>
从聚落地理文化理论视角看山地村寨形态与农田景观以务川县仡佬族村寨的遗存保护控制性规划研究为侊/a>
吴雨浒/a>, 张纵
2015, 14(1): 45-51. doi:10.13931/j.cnki.bjfuss.2015.01.002
摘要:
基于当代乡村地理学、文化生态学、新考古学等理论,以聚落地理学为契入点,从人类文化与空间特质的视 对贵州省务川县仡佬族聚居地的环境背景、聚落形态、农田景观进行探析。在仡佬族村寨整体大环境背景?对颇 具典型性的务川县龙潭民族文化村的景观构成、空间要素、路网格局、民居样式等异质性景观进行深入的调研 ?发现仡佬族村寨景观的研究价值及诸多严重制约村寨的保护及发展的现存问题。由此对龙潭村的村寨景观开 展了遗存保护与旅游发展控制性统筹规?为寻求山地民族村落景观与农业观光适宜性发展实施的应对策略提供 参?探索一条地域性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之路、/span>
旅游区位非优区森林公园发展研究以广东帽子峰森林公园为侊/a>
谢万燔/a>, 虞依娛/a>, 陈丽丼/a>
2015, 14(1): 52-56.
摘要: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逐渐增加,大多数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风景资源,却受区位非优 ?发展严重滞后。以广东帽子峰森林公园为?通过实地调查,从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市场区位、认知区位、经 区位的角度进行分?发现该森林公园资源优势明?但因周边存在同质景观,以致资源区位优势度不髗内外 共交通不发达;周边景区竞争?客源市场分散;开发商与市民认知度不高;投资环境?游客消费能力低等问题 提出挖掘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提高同质景观资源影响力,重视道路建设、建立与热点景区之间的交通网?开发新 的旅游圈、扩大周边市?加大品牌营销、增加各界认知度,积极吸引企业合作、共同提升经济区位等建议、/span>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及其内在经济动因分析
张旭?/a>, 吴水荢/a>, 宁攸凈/a>
2015, 14(1): 57-63.doi: 10.13931/j.cnki.bjfuss.2015.01.001
摘要: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改革的不断深?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成为社会对集体林权改革的共识。因?加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变迁的研?对于明确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方向、深化社会宏观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 同历史时期集体林权制度对于产权主体的不同界定,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划分? 个阶?并运用经济学 的生产与消费、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4 个阶段的经济动因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昍历次集体林权制度 迁的方向是与国家当时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历次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实质均是国家基于宏观经济最优化目标 下的制度安排,与在此安排下农民作出的微观理性选择的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均是宏观制度安 与微观理性选择相一致的结果、/span>
不同林区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基于河北、湖南、福? 省的实地调查
鲁莎莍/a>, 朱厚弹/a>, 吴成?/a>
2015, 14(1): 64-70.
摘要:
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重要前提。基于河北、湖南、福? 省林?1 个村?90 户林农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影响林 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昍研究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户占样本的比重超?0%,林业 劳动力非农转移已成为常态。河北保定林农的流动受个人禀赋影响较?对家庭因素不敏感;湖南邵阳、福建三 林农的流动多受家庭因素影哌农林业经营情况对3 个地区林农的流动影响均较大。针对林区劳动力非农转移 现实状况,认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用科技实现规模效应及培育社会支持体系等是实现林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 流动、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span>
辽宁省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倩?/a>, 杨林趄/a>, 姜雪梄/a>, 温亚?/a>, 贺超
2015, 14(1): 71-75.
摘要:
2008 年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林木资源的产权关系,稳定了林地的承包经营关系,但也造成 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不利于实施集约经?限制了集体森林资源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Probit 模型 辽宁?0 个样本县?0 个样本村?00 户样本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礹村内 业合作组织数量、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林地面积、家庭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担 干部及人均收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 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林业合作组织服务功?进而推进农户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span>
中国商标生物存在价值评?/a>
仲艳绳/a>, 刘璇, 关文?/a>
2015, 14(1): 76-79.
摘要:
探讨商标生物的存在价值和生物商标企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以中国驰名生物商标为研究对象,采用 件价值评估法对其生物存在价值进行研?分析商标生物存在价值与商标估值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礹14 家企 驰名商标生物在商标中的存在价值合计为4885.94 万元,根据企业支付意愿计算的商标生物存在价值为12824.97 万元;根据个人支付意愿计算的商标生物存在价值为901.02 万元。若驰名生物商标企业尽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社会责任,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