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紡/a>

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14 13?nbsp; ?

显示方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森林文化类文章统计
何晓?/a>
2014, 13(0): 0-0.
摘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2002年创刊以来,刊发了大量学术水平高、思想深刻关于森林文化方面的论文。到目前为止,近200篇之多, 感兴趣者可下载此页中的PDF文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标题,从本刊网站或知网下载全文、/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一 民国初年的林政论枏/a>
胡 勆/a>
2014, 13(0): 1-7.
摘要:
民国初年是中国林政的重要转型期。当时对林业重要作用的认识及西方林业思想的引进、林务机关的 立、相关民间社团组成、一系列森林法规颁布, 都着意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并掀起了一场兴林热潮。尽管这场热 因种种原? 不过十年便衰退了下? 收效也甚? 但民初的林政在制度的设计和运作的机制? 有其合理之处 而且, 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林业科技工作? 筚路蓝缕, 功不可没。只因政治环境不? 其理想未能实现。可? 政治 环境与生态环境之? 关系甚大、/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二:水杉发现过程的系统研穵/a>
王希羣/a>, 马履一, 郭保馘/a>
2014, 13(0): 8-14.
摘要: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Cheng) 的发现为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被公认为?0 世纪 我国乃至世界植物界的重大发现。它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目? 水杉已遍及我国大江南?5 个省、市、自治区 和世?0 多个国家和地? 已成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沿海防护林树种、农田防护林树种、城市绿化与风景景观 树种。有关水杉发现过程及时间的说法甚? 以至于它的发现成为植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桩趣事。该文对水杉 有关资料和实物依据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 同时对发现过程进行了概述 关键诌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三:民间规约在历代自然生态与资源保护活动中的文化传承
古开弻/a>
2014, 13(0): 15-20.
摘要:
该文从宗教仪规的神秘性、旧规先例的强制性、乡风民俗的群众性、维权予夺的功利性等方面,阐述了我 历代各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之文化特征,进而剖析了上述民间规约的传承方式及其与国家法律 规的调适与互动。指出民间规约对特定社会组织的成员易于产生凝聚力和亲和力,并可以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 协调,同时也要注意克服民间规约的历史局限性和文化局限?引导其与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不断调适与良性互动、/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四:林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用研究
李俊渄/a>, 孙立, 于合冚/a>, 张勇
2014, 13(0): 21-25.
摘要:
该文探讨林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作用。和谐分两个方面, 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文 章认?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 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入? 这必须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生态学原理是自然科学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最适用的原? 林业是生态规 的重要实践部门和自然保护的基础部门, 林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我国林业历经半个多世纪 的发? 积累了宝贵数据和丰富经验, 同时林业在生态中的重要地? 使得林业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 要平台、/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五: 森林文化建设问题初探
樊宝敎/a>, 李智勆/a>
2014, 13(0): 26-31.
摘要:
森林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森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该文特指森林精神财富。加强森林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又是推进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森林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森林哲学、森林自然科学和森林社会科学3项内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森林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的森林文化成果,认真总结当代森林建设的经验教训,并进行理论创新,尤其是要大力弘扬祖国优秀的森林文化传统。建议今后加强相关学术研究与交流,举办科普宣传活动,建设文化载体,加强人才培养、/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六:论森林的社会价值及文化表达
黎德匕/a>, 刘娅羣/a>
2014, 13(0): 32-36.
摘要:
森林不仅具有经济和生态价?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这些价值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由于人们利用森林价值的文化方式的不?决定着人们对待森林的态度的不同。开展积极向上的、健 的森林文化活?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森林价值观,更有助于保护森林和环境、/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七:中国古代陵寝树木文化整理研究
郭风干/a>, 安鲁, 任耀飝/a>, 王希
2014, 13(0): 37-42.
摘要:
在调研和整理中国古代陵寝林种、树种选择及配置基础上,探讨了古代陵寝树木的起源途径,论述了陵寝树木本身的制度文化和精神信仰文化。陵寝树木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观念等在森林文化中的曲折反映,迄今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八:森林文化的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
李明防/a>, 刘敏, 刘米?/a>
2014, 13(0): 43-47.
摘要:
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森林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森林文化发展的次生动力,科技教育是森林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森林文化经历了原始森林文化、农耕森林文化、工业森林文?个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林业建设重心的转移,使森林文化主体的组成和对客体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推动了森林文化的发展,与生态文化和城市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森林文化将成为我国森林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与此同时,森林宗教文化将伴随主流森林文化长期存在,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森林文化将逐渐衰亡、/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九:返璞归真与森林审羍/a>
苏孝吋/a>, 苏祖荢/a>
2014, 13(0): 48-51.
摘要:
返璞归真是指去掉事物的外饰,还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在森林审美的不同层次中,真的表达各不相同。在森林景观层次,真表现为审美对象的客观存在性和真实性(情为景生);在森林意象层次,真表现为人的真心真爱和真实情感(情景交融);在森林意境层次,真表现为人的真性情和真感悟(天人合一)。真既是森林审美的逻辑起点,又贯穿于森林审美的全过程,体现审美的形式、内容和灵魂、/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十: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对我国植物学早期发展的影哌/a>
罗桂?/a>, 李昂
2014, 13(0): 52-59.
摘要:
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是美国收集和研究中国植物的一个重要机构。为引进西方植物科学,从20世纪前期开始,一批中国学者来到这里学习、工作。他们回国后,培养人才,建立机构,研究本国的植物,开创了中国的植物学事业,阿诺德树木园因此成为我国植物学的重要学术源头。这里的研究成果、科研方式乃至植物园建设都对中国现代植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十一:树立新的森林价值观、森林文化观和森林经营观首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a>
孔艳, 李文冚/a>
2014, 13(0): 60-63.
摘要:
没有摘要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十二:森林文化研究的新阶段全国第三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a>
何晓?/a>, 颜帅, 孔艳
2014, 13(0): 64-68.
摘要:
文章在介绍了第一届、第二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009年召开的全国第三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综述。将此次会议提交的报告分?大部分,分别为森林文化理论研究、森林文化应用研究、森林文化的历史研究、森林文化研究的延伸与拓展,并对此次会议上呈现的一些新趋势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森林文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十三:从历史中找寻未 从森林中解读文化第四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孔艳, 李文冚/a>, 何晓?/a>
2014, 13(0): 69-75.
摘要:
?011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综述。将此次会议提交的报告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森林文化的历史研究和当代森林文化研究。各民族人民都在本民族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森林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森林文化传统可以为未来的森林文化研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会学者介绍了森林文化在森林文明建设、森林经营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span>
森林文化论文集之十四:森林视角中的历史与文化的新解读 第五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孔摇色/a>, 李文冚/a>, 何晓?/a>
2014, 13(0): 76-81.
摘要:
2013 ? ?由北京林业大学主?国际木文化学会、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呼伦贝尔学院协办的 第五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提交的报告从森林的 ?重新解读了历史与当代的森林文?为森林文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研究思路,充分体现了森 文化? 个基本特?即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性。无论是对于自然环境,还是对于历史文化,森林的影 都是潜移默化的。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与森林长期相处形成和发展的文明现象、/spa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