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07 29?nbsp; ?

显示方式:
论文
摘要:
该文结合森林生态站的现状以及建设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系统方案,论述了基于该方案的数据管理的原理,并利用MS-SQL Server复制技术设计和实现了该方案. 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应用在数据化森林生态站,可以更好地提高数据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使森林生态站的数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共享.
摘要:
为了评价退耕还长白落叶松对土壤碳的影响,该文以中国东北地区的敦化市为例,选择?个退耕后演替的不同时间序列的长白落叶松样地,及其附近?50年生原始林作为土壤长期碳汇潜力的一个参照,通过采集矿质土壤样品,并测定生物量碳、凋落物碳,研究长白落叶松第1个轮伐期间土壤碳量和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退耕后12年碳密度降低到最小量75.87 Mg/hm2,然后逐渐恢复 在退?1年的时候,土壤有机碳恢复到农田的水平,?4.28Mg/hm2?1年后土壤碳密度出现净积累.造林?3年,土壤碳的增加和减少与生物量碳的累积相比是比较小的,而长期来看(250年),土壤碳库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库的63.4%.这种情况表明,肥沃的土壤退耕还林后,长期来看是一个可观的碳汇.颗粒态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中对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敏感的指标.? ?0 cm土层? 长白落叶松林地和原始林粗颗粒态有机质分别是耕地?.7?.4倍,颗粒态碳在土壤总碳中的分配比例是增加的,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质量在好转.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绿肥播种对板栗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布置了对照,黑麦草,白三叶,大绿豆,黑麦草、白三叶和大绿豆3种混播等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个绿肥播种处理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处?P?.05);播种绿肥显著增加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含?P?.05);播种绿肥在当年对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个播种绿肥处理进行比较发现,种大绿豆对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效果最?
摘要:
为了评价退耕还长白落叶松对土壤碳的影响,该文以中国东北地区的敦化市为例,选择?个退耕后演替的不同时间序列的长白落叶松样地,及其附近?50年生原始林作为土壤长期碳汇潜力的一个参照,通过采集矿质土壤样品,并测定生物量碳、凋落物碳,研究长白落叶松第1个轮伐期间土壤碳量和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退耕后12年碳密度降低到最小量75.87 Mg/hm2,然后逐渐恢复 在退?1年的时候,土壤有机碳恢复到农田的水平,?4.28Mg/hm2?1年后土壤碳密度出现净积累.造林?3年,土壤碳的增加和减少与生物量碳的累积相比是比较小的,而长期来看(250年),土壤碳库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库的63.4%.这种情况表明,肥沃的土壤退耕还林后,长期来看是一个可观的碳汇.颗粒态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中对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敏感的指标.? ?0 cm土层? 长白落叶松林地和原始林粗颗粒态有机质分别是耕地?.7?.4倍,颗粒态碳在土壤总碳中的分配比例是增加的,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质量在好转.
摘要:
由于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限制,使得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了提高林业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该文对遥感信息提取?个关键技术环节即训练样区的选取、分类特征波段的选择及分类器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知识规则的信息提取方法和流程. 应用该方法,以浙江省富阳市为研究区,进行了马尾松林信息提取,精度达到?0.5%,比最大似然法提高了近20%. 实例研究表明,该信息提取方法较为有效,尤其是在树种信息提取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同时也为浙江地区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虫害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
摘要:
通过放水冲刷实验,研究草地与裸地坡面土壤水分入渗及产流产沙过程,分析草地减流减沙效益,并从水力学特性剖析草地调控水沙的机理.结果表明:①裸地与草地坡面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均符合Horton入渗公式i=ic?i0-ic)e-kt;与裸地相比,草地入渗率增?0%,产流时间推迟2.5 min,径流系数减?8.3%,输沙率减?8.4?②裸地坡面输沙过程呈高—低—高变化趋势,而草地呈现先增后减趋?③草地坡面流属于层流中的缓流流态,裸地则属于过渡流的急流流态,说明草地坡面抵抗侵蚀力和泥沙搬运的能力明显强于裸地;草地可明显降低径流流速,增加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系数,但对径流深度影响不明?
摘要:
土壤侵蚀产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其物理机理十分复杂,往往难以用数学方式来描述.该文针对区域土壤侵蚀机理不甚清晰、基础资料收集困难等问题,探索性地在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中引入支持向量机理论与方法,并以皇甫川强烈侵蚀区小流域为例构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预报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研究表明,该方法的模拟和预测精度都明显高于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依据多年的反映区域侵蚀产沙演进规律的侵蚀产沙监测资料,建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是对流域侵蚀产沙复杂运行机制的综合体?
摘要:
湿地分类是湿地科学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能为研究者们广泛认同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为了方便湿地资源的管理,必须确立一个科学而全面的分类系统,并在此分类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编码,这是实现湿地资源信息化以及科学管理湿地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从湿地所处的行政区划、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出发,结合《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分类标准,对我国的湿地进行了分类编码研穵/span>
摘要:
该文对北京密云水库和森林植被影响下不同水源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河川径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不仅与降水化学组成有关,而且受该地区的土壤、植被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003?005年密云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比1987年加剧,其中白河对密云水库中化学元素入库负荷贡献最大,达到密云水库水体对应数值的46.20%;潮河其次,为30.02%;白马关河仅为4.97?潮河和白河河水的N、P含量大于白马关河和安达木河,而K含量正好相反,这种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各流域土地利用及施肥等情况不同而造成?密云水库流域的水源涵养林对大气降水、农田径流的水质净化效果显?
摘要:
为弥补常用的景区游客容量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基于游客空间行为模拟系统(TSBS)的微观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容?将公园划分出若干生态容量监测区域,选取游客对草地的践踏作用强度作为监测指标,利用TSBS对游客空间行为、时空分布进行微观仿真,计算监测区域的游客践踏作用时间与次数,求出公园的生态容量,分析生态容量管理的关键区域,提出了提高生态容量的措施.研究表明,基于TSBS的游客生态容量分析方法具有动态、量化、管理效果可预测等优?
摘要:
为探讨风景林景观格局特征,并进一步研究景观格局与人为干扰等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该文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为研究区,从3个等级划分风景林景观斑块类型,对每个等级上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数量化分析.得到如下结果:①3个等级上的全景观都属于细粒结构景?②混交林和白蜡斑块类型分别在二、三级两个景观水平上具有较好的连通性,类型保持完整,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有一定作?③在一、二、三?个水平对斑块形状特征影响较大的因子分别为:风景林自然状态保留程度、游客对风景林的干扰利用特征、林分固有自然属?④研究区各景观水平上的全景观相对完整.二级斑块类型中未成林造林地和辅助林地相对破碎,针叶林破碎程度最低;三级斑块类型中山杏和元宝枫相对破碎,侧柏破碎程度最?⑤部分斑块类型(如二级景观水平的针叶林;三级景观水平的油松、侧柏、刺槐)面积过大,分布偏于集中,均匀度较?可通过调整混交比例,选择适当混交树种等手段,调整斑块类型间的分配比例.⑥保留生态脆弱区的灌木林.
摘要:
为了建立月季遗传转化的再生体系,该试验以‘漂多斯’、‘蓝丝带’、‘索奴拉?个月季品种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了月季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在MS+ZT 0.5 mg/L MS+ZT 4.0 mg/L+NAA 1.0 mg/L、MS+ZT 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上,‘漂多斯’、‘蓝丝带’、‘索奴拉’能够诱导出再生芽,再生率分别为33.3%?3.3%?6.7%;再生芽在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基本培养基上伸长、展叶,在MS+IBA 0? mg/L的培养基上能得到生根的再生植?随着月季未成熟胚贮藏时间的延长,不仅污染率增加,而且胚成熟后多发育成胚芽;贮藏时间不宜超?0 d.这种以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再生植株的途径,可为遗传转化提供有效的受体系统.
摘要:
常绿小乔木黄牛奶树具有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两种繁殖方式,对森林更新意义重大.以种群个体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其不同生境下克隆苗与实生苗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结果表明,克隆苗和实生苗的密度顺序都是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交林,在水肥资源丰富、郁闭度较大(常绿阔叶林和竹林)的生境中,两类苗密度都较大,但克隆苗占优势;在水肥资源贫乏光照较强的生境中,两类苗数量均较低,实生苗占优?黄牛奶树克隆苗与实生苗在竹林与针阔混交林下以集群分布为特征,常绿阔叶林在小尺度下呈集群分布但随尺度的增大呈现为随机分布;克隆苗与实生苗的关系在密度较小的竹林和针阔混交林为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密度较大的常绿阔叶林,小尺度下为正相关,大尺度下则呈负相关.
摘要:
为了探明北京百花山草甸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在对其草甸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方差比率法、?检验以及种间关联度指数对物种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百花山草甸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92种,隶属?6?6属;以地榆、矮紫苞鸢尾、细叶苔草等28种植物的优势最为明?该草甸群落内物种整体关联性表现为不显著的负关联;28个优势种组成?78对种对中,有80对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关联,其中负关?5对,占所有显著或极显著关联对数的68.75%,占所有种对数?4.55%;正关联25对,占所有关联对数的31.25%,占所有种对数?.61%.表征种间关联程度的Ochiai 指数(OI值)、Dice 指数(DI值)和Jaccard 指数(JI值)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中任何一个指数均能单独表示种间关联程?
摘要:
7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长白山区共有野生药用植?29科?81属? 063种?30变种?3变型,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数的47.60%?2.71%?.00%.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61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4%;多年生草本699种,?5.76%;东北道地药?5种,?.35%;全草类、根类和根茎类药材,分别?7.60%?9.00%?1.01%;清热药类、祛风湿药类,分别占54.00%?1.01%.93.51%的种类分布在海拔450? 000 m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优势科主要有菊科、毛茛科、百合科?优势属主要有蓼属、乌头属、委陵菜属等.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摘要:
该文?个重要的秋发牡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脱叶处理对牡丹秋季露地二次萌芽、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株脱叶是实现牡丹二次开花的关键措施,在山东菏泽地区?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适宜的脱叶时间,脱落酸(ABA)、乙烯利等化学脱叶药剂处理使秋发1??号品种的二次开花时间提?? d,显著提高了植株二次开花质量,尤其是明显促进了二次叶片的发?试验证明,在完善的花芽分化基础上,综合掌握植株脱叶关键措施,可使秋发牡丹于秋季特别是在国庆节前后开放,并且达到花叶并茂的效?
摘要:
为探索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该文采用生态工程原理与技术研究了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的修复方法,以植物种类组成、盖度、生物多样性为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后的实验河段经过2?亚热带生长季远长于温带或寒温?的恢复后,成功地恢复了河岸乡土植物群落,优化了植物群落的结构.上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1?通过乡土种的自然侵入,恢复了河岸植物群落;中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2?通过建群种与自然侵入植物种间的竞争机制,构建了以茭白为优势种的河岸植物带;下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3?增加芦苇和茭白的栽植密度以促使其不断扩张,形成了具有净化水质能力的河流湿地植物群落区.与对照区(B?相比,A-1区、A-2区、A-3区的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个区河岸近水区的物种数到2006年分别增加到24?6?3种,河岸远水区增加到16?7?4种,而B区河岸近水区2006年仅?4种,河岸远水?2种;3个区的植物群落总盖度都达到?5%以上,对照区仅为55%左右.该研究变革了传统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使治河不仅考虑到传统的工程安全和经济性,还应基于生态学原理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为治河理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炸/span>
摘要:
通过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NG)、轻度干旱水分胁迫(LD)、土壤水饱和(SW)以及水淹(BS 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水松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水松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表观资源利用效率.水松幼苗LD组在整个处理期的净光合速率(Pn)平均值显著低于NG?2.025%;与SW、BS组Pn平均值分别高于NG?8.608%?8.987%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水松幼苗LD组的 气孔导度(Gs)平均值显著低于NG?0.218%;SW和BS组的Gs平均值则分别显著高于NG?0.708%?7.566%.水松幼苗对土壤水分变化具有敏感的光合响应能力,在充足和较多水分条件下表现出增益的正向光合响应,显示出很强的耐水湿特点;但对于干旱水分胁迫则表现出不利的负向光合响应.在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水松适宜栽植于土壤饱和水或渍水的环境中,尤其是在根部土壤水淹条件下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则应注意浇水抗旱,使水松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
摘要:
以桉树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及不同繁殖代数的幼树叶片为材料,对其光合代谢、氮代谢、内源保护酶系统以及膜脂反应产物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桉树不同繁殖方法及繁殖代数衰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差?结果表明:①除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外,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及不同繁殖代数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质膜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个生理指标均具显著差?②随着衰老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活性呈下降的趋势; SOD活性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处理降到最低点的树龄不同; POD活性变化不一致,总体呈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而MDA含量、PRO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③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能稳定、准确地反映桉树抗衰退的能力,以上5 个指标与桉树衰老具有明显的相关?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与抗衰老呈正相关,数值越高,表明抗衰退的能力越强;POD活性、MDA含量与抗衰老呈负相关,数值越高,表明抗衰退的能力越弱;CAT活性、PRO含量与桉树衰老的关系无规律性变化,不宜采用其评价桉树抗衰退的强?④综合叶片的7个生理指标对桉树无性繁殖方法和繁殖代数进行评价,组培苗抗衰退能力强于扦插苗,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抗衰退的能力下降,扦插苗的衰退速度大于组培苗,组培1代抗衰退能力最强,组培8代次之,3年扦插最?建议生产上定期对繁殖材料进行复壮更新,确保无性繁殖的可靠性和稳定?
摘要:
为了研究福建省长汀县石峰寨风景区的桂花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该文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桂花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率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 结果表明,桂花有1个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桂花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桂花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 桂花种群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的原因与其生物学特征、丰富的种子库、适宜的环境条件等有关.
摘要: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研究森林植被与水资源相互作用的森林水文学和流域管理科学在国际上得到迅猛发? 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文研究和流域管理工具,流域水文模拟模型在中国越来越为森林水文和流域管理工作者所接受和使? 该文在总结了中国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后,介绍了森林流域水文模拟模型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以及在开展森林与水关系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总结了流域水文模拟模型的主要功能. 并以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为例介绍了模型的结构组成、开发和应用过程. 最后提出该模型在中国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中国土地利用的独特性、历史水文气象数据的可靠性和共享?
摘要:
侧柏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树木长势弱,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分质量普遍较差,难以全面发挥生态功?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中一项基础性措施,对于提高侧柏人工林质量,恢复林下植物多样性,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抚育后侧柏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合理的抚育技术提供依据,2004年在北京山区分别选择低山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半阳坡厚土3种立地类型的侧柏人工林进行弱度、中度、强度间伐(修枝、割灌试验),共设置样地41?2005?006年夏季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第1年和?年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都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林下植物垂直结构也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分布明显;强度抚育2年后,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和半阳坡厚土侧柏林下灌木分别增???种,草本增加13?0?种,并促使侧柏林下植物向旱中生、中旱生转变;中度、强度抚育后各立地条件的侧柏林下植物生物量均可达? t/hm?以上.从短期影响效果看,中、强度抚育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摘要:
该文以家榆种子为材料,在37℃?00% 相对湿度(RH)条件下老化,检测种子老化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部分典型特征.DAPI荧光染色结果清楚地表明了老化过程中产生了凋亡小体,种子DNA电泳图谱呈现典型的“梯"状条?细胞电解质渗漏率结果表明,细胞膜在老化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相对完整?老化初期O-·2产生速率加快,H2O2含量激增、且O-?产生速率、H2O2含量都维持在μmol数量?这些特征充分证明种子老化死亡过程属于PCD范畴.
摘要:
观察次生韧皮部筛管分子发育过程中原生质组分的变化,对于研究筛管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美洲黑杨为实验材料,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次生韧皮部筛管发育过程.根据筛管细胞结构和原生质组分的系列变化,可将筛管发育过程划分为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衰退?未成熟期是指筛管液泡膜破裂之前筛管的发育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细胞的径向扩展、壁的增厚以及筛管质体和P蛋白质的产生.成熟期是筛管原生质组分发生选择性自溶,形成成熟筛管的阶段,以液胞膜的裂解作为分化开始的标志.在此时期内,筛管内的游离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细胞器迅速解体消?细胞核的降解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①核膜早期降解,核质呈弥散状,这种弥散状的核质与由P蛋白质构成的电子致密物相连;②染色质早期凝聚,后期核物质几乎完全降解,但核膜依然非常清晰.筛管衰退期以质膜开始解体作为标?此时筛管质体的被膜裂解,淀粉类物质分散在筛管腔内,而线粒体是筛管内较迟降解的细胞器.后期筛板上产生胼胝质,筛管内P蛋白质解?在筛管原生质完全降解消失后,筛板处的胼胝质自溶,最后形成具开放筛孔的筛板,至此筛管完全失去功?
摘要:
为了更好地为林业管理决策服务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文在对国内外绿色核算研究综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绿色核算的概念,探讨了森林绿色核算的政策应? 文章通过对我?000?004年的森林绿色核算研究结果的认真分析指出:2000?004年,我国森林eaGDP(经环境调整的GDP)增加?.11%,反映出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不断增加的 在我国森林环境服务、社会效益中,土壤保育、森林防护效益最大,固碳供养、水源涵养效益次之,森林游憩效益最? 因此,在森林间接效益利用中,受益最大的是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受益最小的是林业部门本? 该文还对我国的森林绿色核算结果进行了政策优化分析,提出了加强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直接管制和补偿,提供资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地方标准、法律的制定,促进林业人力资本的发展,明确产权等建议,以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增长的目标.
摘要:
以往的文献通过森林资源等实物变化来认识美国白蛾造成的危害,忽视其社会和经济属? 实际上,美国白蛾不仅破坏自然资源的物质量,而且制约了寄主植物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人们的视觉、心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造成了损? 该文以天津、辽宁、河北为例,系统分析了因美国白蛾入侵而造成的景观美学损失、生产生活损失和心理影响损失,并采用条件价值法依次分别估算了这些损? 其中,在心理影响损失的分析中,首次建立了“有虫株率耐受”指数,较好地反映了人们心理对有虫株率的耐受程度. 以期科学定量评估美国白蛾入侵我国造成的损失,客观反映美国白蛾造成的损失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摘要:
为了探讨温度变化对酚醛胶在竹材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该文采用测量动态接触角方法,用润湿模型分析了酚醛胶?0?0?0?00℃环境下,对层积材用竹片青、黄表面的润湿性和铺张渗透系数k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酚醛胶在竹青和竹黄表面的润湿性差异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接触?起始和平衡接触角)增大,k值减小,竹材表面的润湿性、铺张和渗透性变差;但温度变化对竹青和竹黄表面k值影响的规律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竹材表面的酚醛胶会出现收缩、干瘪现象,温度越高,出现干瘪、收缩时间越?
摘要:
为了解人工林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质,并探求其木材材质变异规律的内在机制,为建立米老排“培育—材性—加工利用”一体化的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该文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从微观的角度,应用定量解剖学方法,对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质及其沿径向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和分?研究结果表明:①米老排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2 014.2 μm?6.19 μm?1.07 μm?8.68?.79?.57;由髓心向外除腔径比呈递减趋势外其余纤维形态指标呈递增趋势. ②导管分子长度、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1 666.0 μm?3.83 μm?.44 μm?1.85?.12?.90;由髓心向外除双壁厚和壁腔比呈递减趋势外其余导管分子形态指标呈递增趋势. ③纤维比量、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和薄壁组织比量平均值分别为54.8%?6.5%?7.6%?.1%;由髓心向外木纤维比量呈增加趋势,导管分子比量呈递减趋势,木射线比量和薄壁组织比量变异规律不明显. ④微纤丝角平均值为8.4°,由髓心向外呈递减趋势.⑤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第7?
摘要:
木结构墙体隔声是木结构居住建筑的一项重要性能. 为了制造出高隔声性能的墙体,该文分析了木结构墙体建造细节对其隔声性能的影? 研究表明,影响木结构墙体隔声的因素有墙板的面密度、墙骨的规格和间距、玻璃纤维棉的容重和厚度. 木结构墙体的第一共振频率一般都?00 Hz以上,建议选择600 mm作为木结构墙骨间? 最后得到了在测试频率范围内木结构墙体隔声的变化曲线.
摘要:
为了揭示树木生长特征与木材生长量(幼龄材、成熟材面积及心、边材面积)的关系,该文以山西朔州地区的小黑杨为研究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树木特征因子的木材生长量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弹性分? 结果表明:冠幅、冠长、胸径与木材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以树木胸径、树高、冠幅、尖削度为自变量,采用乘幂函数的方程形式能很好地拟合小黑杨树木特征因子与其木材生长量的关系,其决定系数为0.606?.932.回归模型的标准回归系数分析表明,胸径对木材生长量的贡献最? 弹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胸径的影响最大,且模型因子间存在互补又竞争的复杂关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