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10 32?nbsp; ?

显示方式:
论文
摘要:
利用16个杨树无性系对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SSR标记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enomic--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1、Shannon指数?.064 6、观测杂合度?.442 7、期望杂合度?.552 3;EST--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8、Shannon指数?.698 5、观测杂合度?.233 0、期望杂合度?.468 4。聚类分析结果显?EST--SSR相对Genomic--SSR能更精准地鉴别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标记多态性及基因型鉴别等方面EST--SSR与Genomic--SSR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差异性。通过对两种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为合理利用SSR标记进行物种遗传多样性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span>
摘要:
DREB 转录因子(干旱应答元件结合因子)是逆境适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该类转录因子的特点是拥有保守的AP2/EREBP (APETALA2 /乙烯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结构域,能够特异性地与抗逆基因启动子上的DRE元件相结合,在低温、干旱和盐碱等条件下调节一系列下游逆境应答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从胡杨中分离?个编码DREB2类蛋白的基因PeDREB3和PeDREB4。PeDREB3和PeDREB4在胡杨根、茎、叶中都有表达。序列分析显示,PeDREB3和PeDREB4均含有非典型性AP2/ERF结构域,即在AP2/EREBP结构域的?个β折叠和?个β折叠处多出8个氨基酸残基,用改进的酵母单杂交技术发现PeDREB3和PeDREB4能够在酵母中激活下游报告基因的表达,具有转录活性、/span>
摘要:
以东北和华北地区5个种源的小叶杨为材料,分别对17个表型及生理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各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47.11%,种源内变异大于种源间变异;小叶杨群体各性状变异呈梯度变化规律,高海拔的种源表现为苗高、叶大,而低海拔的种源表现则相反;利用种源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结果显示,5个小叶杨种源可以划分?类。研究结果将为天然小叶杨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span>
摘要:
毛白杨是优良的绿化和用材树种,但是毛白杨雌株在蒴果成熟时有飞絮现象,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获得不飞絮的不育毛白杨,将利用不育结?5S--PtAP3--IR--NOS对毛白杨进行转化,经PCR验证,共获得阳性转化植?2株,通过荧光定量检测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AP3的表达量,发现不同株系间表达量一致,差异较小,相对表达量最高的株系为内参的4.96倍,最低的株系为内参的3.02倍。转基因植株中的上游基因LFY、PI的相对表达量与野生型对照相比下降明显,而下游基因SEP2、SEP3、SEP4的相对表达量与野生型对照比较没有太大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5S--PtAP3--IR--NOS不育结构的毛白杨阳性植株中AP3、LFY、PI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对毛白杨花发育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利用转基因手段获得不育材料提供了依据、/span>
摘要:
为了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高效毛白杨遗传转化体系,并大量获得转MdSPDS1基因的转基因毛白杨,对MdSPDS1基因导入毛白杨的遗传转化体系中关键转化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的优化转化体系如下:叶片预培养3 d后,用OD600?.4的菌液侵? min,再共培? d。卡那霉素抗性芽的二次筛选中,卡那霉素的选择压分别为20?0 mg/L。实验获得毛白杨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共43株,经PCR检测,其中9株呈阳性,占抗性植株总数?0.9%,优化转化系统的阳性植株转化率达到9.38%。本研究为下一步鉴定基因功能和转基因植株耐盐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span>
摘要:
以胡杨为研究材料,建立适用于胡杨抗逆研究的cDNA--AFLP反应体系,对影响反应体系的关键因?RNA提取、内切酶组合、预扩增体系、选择性扩增体?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CTAB法能成功获得高质量的RNA;EcoRⅠ/MseⅠ的组合4.5 h内将ds--cDNA酶切完全,与相应接头连接过夜后产物直接用于预扩增;稀?0倍的预扩增产物作为模板用于选择性扩增;通过优化体系得到的选择性扩增产物,银染检测后条带清晰稳定,经RT--PCR检?证明优化后的cDNA--AFLP技术差异显示的结果可以准确反映基因在植物体中差异表达的真实情况,并利用该技术成功筛选出42对可以获得带型丰富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span>
摘要:
以乌海胡杨岛上胡杨幼树和大树的异形叶为实验材料,研究异形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含水量以及自由水和束缚水比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幼树披针形叶片F0、Fm、Fv/Fm和Fv/F0的值最小,而大树卵圆形叶片的Fm、Fv/F0和Fv/Fm值最小,锯齿卵圆形叶片的F0值最小。与幼树相比,大树异形叶的自由水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披针形叶片自由水含量上升幅度最大,?8.94%;锯齿卵圆形和卵圆形叶片分别上升?0.60%?0.99%。幼树叶片的自由水含量与Fv/Fm、Fv/F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大树叶片的含水量与Fv/Fm、Fv/F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span>
摘要:
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是培育植物三倍体的最有效途径。为提高四倍体诱导效率,分别施?.5%秋水仙碱?8?4℃高温对授粉?? d的‘哲?号杨’花序进行处理,对理化处理诱导合子染色体加倍选育杨树四倍体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青杨派杂种四倍体8株。其中,施加0.5%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授粉? d的‘哲?号杨’花?4 h,获得四倍体3株;施加38?1?4℃高温处理授粉后7? d的‘哲?号杨’花? h,获得四倍体5株。推测授粉后7? d可能是‘哲?号杨’受精后合子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较为集中的时期,适时施加理化处理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四倍体植株、/span>
摘要:
以团花树形成层组织中大量表达的RNA为材料,通过反转录、保守区域PCR?′RACE和染色体步移等技术获得了团花树AcXET的全长cDNA序列,共1 396 bp。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1?6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个由32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基因编码蛋白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XET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且含有XET的活性催化位点EIDFE、/span>
摘要:
以油松雌性不育突变体和具有相似遗传背景可育系的胚珠为材料,用Plant RNA assistant kit 试剂盒提取油松总RNA,采用Super SMART cDNA合成技术合成cDNA第l链,优化扩增?链,通过设置梯度PCR扩增循环数,电泳分析后鉴定cDNA质量,采用定量法评估其扩增效率。可育系和不育系? μg总RNA分别成功扩增?6.06?3.59 μg纯化的双链cDNA,质量及纯度较高。此方法的应用解决了研究材料有限的问题,可由微量的胚珠总RNA扩增出足够多的高质量双链cDNA,为今后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奠定基础、/span>
摘要:
应用DAPI、DiOC荧光法与激光共聚焦电镜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生殖细胞的细胞质DNA及其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生殖细胞、精细胞中不存在具有DNA的细胞器,为白杨派树种具有母系遗传的潜能提供了细胞学证据;其中,线粒体在花粉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但其DNA发生了降解,从而使父系线粒体DNA的传递中断,导致了线粒体的母系遗传。细胞学观察发现,银腺杨少数质体及其DNA被排除和降解的时期相对迟缓。本文还对被子植物线粒体遗传的机理进行了讨论、/span>
摘要:
?5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单株材积、湿心材、通直度、尖削度、树皮厚度等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差异极显著(Sig.?.01),存在广泛变异,重复力高(R0.58);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单株材积、湿心材材积、树皮材积、通直度、尖削度、不同高度直径间显著正相关;单株材积与树皮材积(r=0.992)、湿心材材积(r=0.596)呈线性相关。利用综合评定法评价无性系,当入选率?0%,初步选出624?09?16?29?23?个无性系,入选无性系单株材积、地径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0.49%?1.12%?5.60%、/span>
摘要:
为探讨冬枣的光合特性与规律,以河北黄骅和沧县栽植的不同产地冬枣嫁接苗为材料,采用Lico--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光合作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冬枣嫁接苗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冀东产地冬枣在不同光有效辐射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他产地冬枣;不同产地冬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年变化呈单峰曲线;山东庆云和河北黄骅产地冬枣的光补偿点较低,山东乐陵和河北沧县产地冬枣光饱和点较高,表现出不同的光适应能力;生产园和年份对冬枣净光合速率差异影响显著、/span>
摘要:
为研究白榆苗木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筛选有效评价指标,并对家系进行耐盐碱能力评价,?个白榆家系的一年生苗为材料,在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控制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家系苗木的生理指标与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苗木耐盐碱能力在家系间不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Gs)、蒸腾速率(Tr)、光系统Ⅱ(PSⅡ)内稟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Fv/F0)与土壤盐碱含量的变化协同性较好,且在家系间有显著差异,其中Fv/Fm、Fv/F0与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无交互作用,Pn、Gs、Tr对盐碱胁迫反应更敏感,两类指标各具优点,均是评价白榆家系耐盐碱的有效指标;水分利用效?WUE)可作一般性参考指标。根据光合和荧光有效指标以及苗木受害情况对白榆家系耐盐碱能力有相似评价效果,用3类指标综合评价显礹 家系2??苗木耐盐碱;家系1??苗木耐盐碱胁迫较弱;家系3??对盐碱胁迫较敏感,但对中低强度胁迫表现出一定抗耐性。多数家系苗木在土壤盐碱含量?.6%时指标增大,说明白榆可耐土壤盐碱含量为0.6%的胁迫强度。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利用生理指标评选有较高耐盐碱能力的白榆家系是可行的、/span>
摘要:
为确定油松成熟胚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的最适条件,以油松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分别接种在TE、DCR和MS 3种基本培养基上以确定最适培养基;随后按照U*6(64)均匀设计表,在TE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激?--BA、NAA、KT,建立试验组合以确定最佳激素配比;基于上述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蔗糖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及6--BA对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对于不定芽的诱导起重要作用,在TE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DCR次之,MS最差;运用Uniform Design Version 3.00均匀设计软件,通过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及试验优化,得到激素最佳组合为?--BA 6 mg/L +NAA 0.1 mg/L,KT对试验没有显著影响;蔗糖浓度?.0%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培养基中降低6--BA的浓度有利于不定芽的生长,在TE+6--BA 0.5 mg/L + NAA 0.1 mg/L的培养基中,丛生芽平均长度最长、/span>
摘要:
为了解光照处理下不同种源苗木的性状表现,建立高效的黑云杉补光育苗技术体系,用日光灯、日光色镝灯和碘钨灯3种光源对10个引自加拿大的种源容器苗进行了补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日光灯午夜补光8 h处理135 d的种源苗高可达对照的5.47倍。光源对苗木生长、枝条和根系分生有显著影响,日光色镝灯的处理效果最好,日光灯更经济方便。用日光灯补光时,以午夜补光8 h的苗木生长最好。苗木性状存在种源与光源的极显著互作效应,说明黑云衫种源在适应光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应重视引种试验的种源选择,在补光育苗中根据种源选择合适光源,以期达到最佳育苗效果、/span>
摘要:
种子园无性系花期的同步性是保证其种子批遗传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基础,研究其变异与不同株龄间的稳定性和影响因子对于无性系的管理与利用有实际意义。根据一油松种子?9个无性系跨度13年的花期、花量调查结果,分析了各无性系不同株龄的花期同步指数。结果表明:无性系组合间异性花期同步指数有较大差异;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花期平均同步指数整体上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同步指数;多数无性系内具有高于异交平均水平的自交机会;无性系作为母本的同步性指数在株龄间较稳定,大量结实初期的母本花期同步指数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但选择较高母本花期同步指数无性系时,其父本的花期同步指数则会相对较低。种子园无性系花期同步指数分析在种子园管理和改良种子园建设中有广泛的利用潜力、/span>
摘要: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礹 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为单株间>起源内种源间>起源间,不同性状相对变异程度有所不同。果实性状中果型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单果籽质量、出籽率、仁油率、籽油率及果油量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性状;果型、海拔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显著负相关。提出了腾冲红花油茶群体和优株选择的主要指标和策略,为其可持续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span>
摘要: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点的刺槐饲料林适宜栽培模式,达到了充分开发其饲料价值的目的。结果表明:每年刈割2次模式的?次叶片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种栽培模式(P0.05),且单株叶质量与其?种栽培模式无显著差异;每年刈?次模式下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性系K4和K5及普通刺槐(P0.05);每年刈割2次栽培模式下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显著高于无性系K4(P0.05)。综合考虑叶片生物量和营养,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表现最好,且定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每年刈?次(春天不平茬,6月初?月底刈割)的栽培模式最佳、/span>
摘要:
以杂交构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叶片着生部位、GA3浓度对杂交构树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叶片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1 mg/L,愈伤诱导率?00%,不定芽再生率为91.7%;叶片培养最佳取材部位是自试管苗顶端向下伸展叶第l?片叶;培养基添加0.5 mg/L GA3,芽增殖系数高达8.22,芽有一定的伸长生长;附加低浓度?--BA 0.3 mg/L,芽明显伸长,长?.89 cm,得到壮苗,可直接用于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添加NAA 1.0 mg/L,诱导生根的时间最短为9 d,生根率最高,?6.7%、/span>
摘要:
利用一套基于Cre/loxP 重组系统的植物多基因表达载体系统将苏云杆菌毒蛋白基因(BtCryIAc)、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GA20氧化酶基因(pttGA20ox)和rolB基因构建于植物表达载体pYL1305上,命名为pYL1305BBGR。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发现,多基因已成功转入烟草基因组中;经半定量RT--PCR检测证实,4个基因均能正常表达、/span>
摘要:
分析了不同匍匐翦股颖草坪草品种在干旱环境下AsEXP1基因的表达状况,发现AsEXP1基因的表达与草坪草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亦即在耐旱草坪草品种中表达,而在不耐旱草坪草品种中不表达。对耐热但不耐旱草坪草品种‘PennA--4’的进一步检测分析发现,AsEXP1基因经高温诱导表达后,显著增强了‘PennA--4’品种的耐旱性、/span>
摘要:
诸多杨树多倍体实例表明,基于有性多倍化的多倍体育种,可以通过一轮次的育种过程实现杨树多目标性状综合改良,获得生长快、纤维长、木素低、纤维含量高以及抗逆性强等性状表现突出的杨树品种。在具体杨树多倍体育种工作中,掌握配子或合子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的即时判别方法,有助于提高杨树多倍体育种效率和效果;而多倍体品种表现优劣与其杂合性密切相关,通过杂交亲本选配以及适宜的配子染色体加倍途径选择等,可以增进多倍体的杂合性,在利用基因剂量效应带来的倍性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异源配子结合产生的杂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杨树多倍体育种的技术潜力、/span>
摘要:
采用PP--systems的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葛根两个栽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日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1),与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5),与气温、叶温呈显著负相关(P?.05)。本研究表明:影响葛根光合特性的因素既有气孔限制方面的,也有非气孔限制方面的、/span>
摘要:
通过京西葛茎段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了京西葛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优良京西葛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2.2%NaClO灭菌25?0 min后成活率可达50%;适于京西葛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NAA 0.1 mg/L + 6--BA 0.5 mg/L,诱导分化率?8.89%;适于不定芽分化及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 + NAA 0.15 mg/L + 6--BA 0.3 mg/L + 2,4--D 0.2 mg/L,继代芽分化率为83.33%,继代倍数??倍;适于生根的培养基?/2MS + NAA 0.5 mg/L,生根率?00%。本研究最终建立了京西葛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span>
摘要:
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质谱联用仪同时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茉莉 (JA)、吲?-3--乙酸 (IAA) 和脱落酸 (ABA) 的方法。实验以欧洲灰杨叶片为材? 在用80%冷甲醇提取激素时, 一并加入ABA IAA和JA的内标(D3 --ABA 300 ng,13C6 --IAA 60 ng 和DHJA 80 ng? 激素提取液浓缩至水? 调pH2.5~3.0后经乙酸乙酯萃取、Sep--Pak C18小柱纯化, 甲酯化后, GC--MS定量测定ABA、JA。IAA经甲酯化后再经TMS (三甲基硅烷化), 用GC--MS定量测定。经检浊 盆栽欧洲灰杨叶组织中脱落酸含量为120.170~128.771 ng/g(鲜质量? 茉莉酸含量为1.697~6.974 ng/g(鲜质量? 吲哚乙酸含量?.990~14.776 ng/g(鲜质量); 脱落酸含量最? 其次是吲哚乙? 茉莉酸含量最低、/span>
摘要:
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 genes)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基因家族,由α、β、γ和δ 4个亚家族组成。作为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蛋白以酶催化的作用方式,使细胞壁组分间疏松,细胞伸展,细胞的柔韧性增强,以此缓解各种环境因子对细胞的压力。目前研究发现:扩展蛋白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如种子萌发、根毛的起始和延长、叶子生长发育、叶柄脱落、花粉管延长、果实成熟等。同时,扩展蛋白还参与了抗旱、抗病、耐高温等诸多抗逆性反应。扩展蛋白基因多属于诱导表达,易受激素、温度、干旱、病原菌、机械损伤等各种内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span>
摘要: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而端粒酶具有修复延伸端粒的功能,端粒和端粒酶对于维持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关于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汇总,特别突出端粒、端粒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为人类更好地了解和开展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span>
摘要:
2C类蛋白磷酸酶(PP2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以单体酶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参与多种信号途径。大量研究表明,植物PP2C负调控ABA信号转导途径及多种逆境胁迫转导途径。本文对高等植物PP2C的分类及其对多种逆境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展望、/span>
摘要:
几乎每个真核生物都有UBL5的同源基因。UBL5蛋白在单泛素化H2B、mRNA前体剪接、细胞周期调控、能量代谢以及抗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UBL5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的类泛素蛋白(UBL),它与泛素及类泛素的三维结构相似,只是C末端的双酪氨酸取代了保守的双甘氨酸。在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 结合本实验室在文冠果UBL5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方面所做的初步研究工作,对UBL5基因的克隆、蛋白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spa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