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10 32?nbsp; ?

显示方式:
论文
摘要:
为改善面向对象的SPOT5图像分类精度, 将Landsat7 ETM+数据作为辅助数据,试验?种图像分割和对象特征提取方案,在图像分割、基于规则的分类、基于分类的分割和对象特征提取与筛选的基础?进行了Bayes准则分类试验。结果表明:ETM+图像信息参与分类明显地提高了SPOT5图像的分类精?但由于空间分辨率?在森林分布破碎、类型和种类多样、结构复杂的研究区域,ETM+数据只能用于对象特征提取,不能实质性地参与图像分割,否则会导致图像对象边界不准确、同质性降低、异质性增?影响图像分类精度、/span>
摘要: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研究是林分因子建模中的主要对?研究提高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十分重要。组合预测法能够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组合,把不同模型的预测误差分散化,从而提高预测精度。基于北京山区油松定期清查数据,根据残差的方差最小原则确定组合预测中各模型的权重,将单木水平预测所得的林分断面积与林分水平预测所得的断面积进行组合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预测林分断面积的精度比单一水平(单木水平、林分水?预测的精度都高,同时组合预测法也改进了林分断面积预测模型的兼容性、/span>
摘要:
将均匀度指数引入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对双向反射分布函?BRDF)影响的分析中,利用光学遥感模型定量分析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对BRDF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红光波段,在大于树冠尺度上均匀度可以有效地描述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对BRDF曲线的影哌均匀度与BRDF之间呈现负指数关系,同时这种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受郁闭度的影响,郁闭度越大,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对BRDF的影响也越大。对于近红外波段,由于受多次散射的影响,BRDF与林木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均匀度尚未有效描述此关系、/span>
摘要:
山区地形复杂多变,风场随地形而变化,作为影响林火蔓延的主要因素,风场数据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山地林火蔓延预测的结果。选择同时考虑地形起伏变化和距离作为主要因子的风场插值方?设计并开发实现风场插值功能,并与基于空间距离的传统反距离权重(IDW)插值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实验验证表明,所实现的基于地形起伏的风场插值方法对山区风场的模拟更接近实际;利用该方法的插值结果输入林火蔓延模拟,模拟的火场形状与实际范围具有更高的相似度、/span>
摘要:
为了研究帽儿山地区主要乔木树种的燃烧性质,在?个乔木树种苯--醇抽提物、木素、综纤维素及燃烧速度、绝干含水率等理化性质测定分析基础上,结合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赋值,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燃烧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个树种燃烧性大小为红皮云杉>樟子松>山杨>红松>落叶松>胡桃楸>黄波罗>水曲柳;水曲柳燃烧性最弱,抗火能力最强,适合作帽儿山地区的防火树种、/span>
摘要: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宏观区域的林火预警系统,以我国2000?008年间发生的重大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估算森林可燃物的长势及含水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火险指数作为预报林火发生等级的定量因子,研究并建立了林火预警模型;在商业遥感和GIS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下,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语言,开发了林火预警系统。同时,利用选取的实验区及数据对预报方法和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林火预警系统所得的森林火险等级值,与实际发生的林火趋势基本一致;另外,火险指数可用作林火发生预警的定量分级因子、/span>
摘要:
西鄂尔多斯高原集中分布了很多珍稀濒危灌木物种,近年来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沙埋,为了揭示沙埋对该区灌木群落的影响,采用2006年西鄂尔多斯高原干旱荒漠灌木群落的空间点格局调查数据,运用基于最近邻体距离的空间格局指数F函数、G函数和J函数,研究了不同沙埋程度干扰下灌木群落的结构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沙埋是该区不耐沙灌木消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地表覆沙厚度的增加,群落内不耐沙灌木的数量逐渐减少;对于耐沙灌木,浅层的覆沙有利于其更新生长,而当覆沙厚度超过一定值时,这种正向作用转为负向作用,导致耐沙灌木由数量上的增加转为减少;不耐沙灌木和耐沙灌木在不同沙埋强度的影响?在小尺度上都表现为显著的随机分布,而二者之间在浅层的沙埋干扰下,在小尺度上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覆沙厚度达12 cm时,群落内灌木分布极稀疏,也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沙埋导致群落内物种单一且有老龄化现象,更新困难,是群落退化的重要驱动力、/span>
摘要:
为阐明多枝柽柳的群落特征和种群格局,选择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调查地点,在2006?0月和2007?月分别调查了35?0 m×20 m的样方,采集了经纬度、海拔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数?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标及丛生指标、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扩散系数和负二项参数等聚集强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枝柽柳群落中共记录植物20种,分属12?9属,其中,灌木层8种,分属5?属,草本?2种,分属7?1属;该群落可划分?个群丛组:Ⅰ 多枝柽柳--芦苇群丛练 多枝柽柳+苏枸杞群丛组; 多枝柽柳+盐节木群丛组; 多枝柽柳沙包群丛组。多枝柽柳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375,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330,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487。从群丛组间比较来看,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相同的分布规律,依次为ⅢⅡⅠⅣ;物种均匀度指数依次为ⅢⅣⅡⅠ。从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来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物种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20(?.01)。种群格局分析表明,多枝柽柳和共建种芦苇的种群空间分布都呈显著的聚集分布,且芦苇对空间的侵占和填充能力要强于多枝柽柳、/span>
摘要:
根据2001?004?007?期的兴凯湖自然保护区TM影像??万地形图?007年的50个外业实测点数据,采用景观指数的研究方法,分析?001?007年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及驱动因素。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该地?007?016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检验,得到?007年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2001?007年间,兴凯湖地区林地和未利用地受人为干扰逐渐增加;草甸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开始变?沼泽景观变得更加简单、规刘水域景观完整、异质性低,在兴凯湖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从预测结果看,兴凯湖地区天然湿地和林地面积在未?年内?010?016年)将逐渐减少,耕地面积将逐渐增加,居民地、未利用地和水域趋于平稳。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湿地的开发、经济驱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span>
摘要:
为掌握青海云杉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大面积遥感定量反演青海云杉结构提供关键参数,以及为青海云杉种群保护和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根据甘肃大野口1 hm2青海云杉林大样地的调查结果,首次应用点格局方法开展青海云杉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区内树木分龄级计算,得到不同龄级的树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首先,应用Weibull分布对样地内青海云杉的胸径分布进行拟合;然后分别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和聚集指标测定法,对样地内各龄级的树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最后应用纽曼A型分布对研究区内的青海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胸径分布基本符合Weibull分布;研究区内种群密度较大,空间格局呈集群分布;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在各研究尺度下均呈集群分布;青海云杉随着年龄的增长,聚集强度逐渐降低;研究区内青海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符合纽曼A型分布。集群分布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和人为干扰、环境条件及青海云杉的生物学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span>
摘要:
利用RS图像处理和GIS信息提取和分析功能,确定北京市区域湿地的景观分类系统,获取北京湿地景观数据。同时,基于Fragstats软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选取景观面积指数、斑块数及斑块密度、斑块聚集度、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分维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1978?005年近30年来北京湿地景观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 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面积呈现显著退化趋势,湿地面积?978年的68 491.63 hm2减少?005年的31 416.31 hm2,减少了54.0%?) 1978?005年,北京湿地斑块趋向于不规则化,破碎程度急剧增加,导致湿地易消退、湿地功能难以发挥;3) 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北京湿地类型多样性指数值在1.2以上,与均匀度指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二者均有增加趋势、/span>
摘要:
为了选择适合监测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最佳遥感序列数据,精确监测陕北黄土高原退耕前后的植被变化,选取GIMMS、SPOT--VGT和MODIS 3种常用的遥感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均方根误差分析方法,比较3种遥感数据在陕北黄土高原植被空间分布、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3个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1)在植被空间分布方面,GIMMS/NDVI、SPOT--VGT/NDVI和MODIS/NDVI在大范围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但通过分布图分析可以看出,MODIS遥感数据由于其地物分辨率高及NDVI动态范围大的优点,比SPOT--VGT和GIMMS数据更适合于反映植被类型多样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空间分布?)在季节变化方面?种遥感数据NDVI季节变化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均方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MODIS/NDVI与GIMMS/NDVI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MODIS/NDVI与SPOT--VGT/NDVI之间的差异;不同季节3种遥感数据NDVI差异也不同,夏季由于云雨较多?种遥感数据NDVI之间差异最大?)在年际变化方面,MODIS和SPOT--VGT数据反映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NDVI?999?007年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GIMMS/NDVI却未呈现显著变化,说明GIMMS/NDVI在反映陕北高原地区植被年际变化方面存在显著缺陷。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GIMMS/NDVI和MODIS/NDVI年际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升高而降低,尤其在针阔混交林区,其NDVI相关系数甚至为负值,表明GIMMS传感器对高覆盖度植被变化的响应不太敏感,与其他两者相比更易受水气和云的干扰。因此,GIMMS/NDVI不能作为历史均值NDVI直接应用到MODIS应用模型中,尤其在反映高覆盖度植被年际变化方面、/span>
摘要: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山西省偏关县柠条林为研究对象,用CROPSCAN多谱辐射仪实测了柠条的光谱值,并统计灌丛的地上生物量,?60 nm光谱反射值与柠条地上干生物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昍 黄土丘陵阴向斜缓坡以回归模型W=0.965R0.626 拟合效果最好(r=0.706);黄土丘陵阳向斜缓坡以回归模型W=1.056+0.243R拟合效果最好(r=0.612);黄土丘陵区综合立地整体以回归模型W=0.937+0.949ln R拟合效果最好(r =0.659)。这些回归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Sig=0.000)。基于多谱辐射仪的灌木林生物量测定方法快速、便捷、准确,可成为灌木生物量研究的重要方法、/span>
摘要:
以四倍体刺槐为主要研究材料、二倍体刺槐为对照材料,观察二者在NaCl胁迫下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 在盐胁迫处理前,二者的叶绿体均表现为结构完整。处?0 d时,二倍体刺槐的叶绿体出现变形、膜模糊、基粒片层松散;处理20 d时,叶绿体进一步肿胀、变形,膜系统全部解体。对四倍体刺槐进行同时期的观察发现:处?0?0 d时,其叶绿体形态与二倍体刺槐的相比差异不大 2)盐胁迫处理前,二者叶片的线粒体形态饱满,结构完整。处?0 d,二倍体刺槐的线粒体膜模糊,失去完整性,内部出现部分空洞,嵴结构模糊;盐胁迫20 d时,二倍体刺槐的线粒体膜结构几乎全部失去完整性,与周围介质相融,无结构清晰的嵴,线粒体内部绝大部分出现空洞。而四倍体刺槐叶肉的线粒体在盐胁迫过程中与处理前相比变化不大?) 处理前,二者的叶肉细胞均表现为排列疏松,结构完整,叶绿体分布于细胞边缘。处?0 d时,二倍体刺槐的部分叶绿体位于细胞中央;盐胁迫20 d时,绝大部分叶绿体进入细胞内部,游离细胞壁,呈随机分布,且细胞膜部分破损,变得模糊。而四倍体刺槐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在盐胁迫过程中变化不大。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四倍体刺槐具有与耐盐性相适应的解剖结构特点、/span>
摘要:
对单瓣和重瓣樱花雌雄蕊的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单瓣樱花‘大岛樱’雌?心皮1室,胚珠发育后心皮开始愈合,2倒生胚珠,通常仅有1个能发育为成熟胚囊,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型排列,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重瓣樱花‘普贤像’和‘一叶’雄蕊数量显著少于‘大岛樱’,花药瓣化,花粉败?雌蕊叶化。‘普贤象’少数花萼筒上着生异位子房和败育胚珠,‘一叶’少数花未完全叶化的子房内壁着生败育胚珠;‘普贤象’和‘一叶’均存在同株花异型现象。并对樱花重瓣花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展开了探讨、/span>
摘要: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土沉香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土沉香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均正常;花?室,花粉囊壁?层细胞组成,分别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的类型为腺质绒毡层,药壁形成方式为双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体大多为四面体型,少数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还利用扫描电镜对土沉香的成熟花粉进行了观察,发现成熟花粉呈球形,表面为具钝三角形投影的基柱所组成。萌发孔小,边缘不清晰,不易被观察到、/span>
摘要:
研究了冷、暖季草坪进入秋、冬季节休眠的光照启动机制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处理条件下,草坪根系内GA、ABA水平以及储存的营养物质之间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时间的缩短,草坪根系内GA含量降低,ABA水平升高,营养物质含量增加。综合分析认为,光照时间缩短是导致秋、冬季节草坪草休眠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span>
摘要:
本文研究了超高产橡胶芽接树PB86接穗与砧木的产、排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株的砧木胶乳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硫醇含量、粗蛋白含量、镁/磷比值、蔗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pH值(6.5~7.4)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普通芽接树;而超高产株接穗胶乳的硫醇含量、粗蛋白含量、蔗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pH值等与对照株接穗胶乳之间无显著差异,无机磷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芽接树。说明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砧木具有高产特征,是超高产橡胶芽接树高产的成因之一、/span>
摘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研究了重庆地?1?年生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特征规律。结果表明:SHIMADZU C18色谱柱(250 mm×4.6μm,ID 5 μm),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波?27 nm,流?.8 mL/min为HPLC指纹图谱的最佳色谱条件;在此色谱条件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色谱指纹图谱中共有17个共有色谱峰 其中?可作为参照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平均RSD均小?.0% 非共有峰面积?.1%?.3%之间,符合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规定小?0%的检测要求;全图谱共有峰的相似度均≥93%。表明所建立指纹鉴别方法具有稳定性高、精度准、重现性好,选定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对栽培南方红豆杉药材组分的一致性作出可靠的判断、/span>
摘要:
以辽西杨?-烟草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法,对杨?-烟草复合系统的杨树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并对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净辐射、风速、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进行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杨树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并具有从6月到9月逐渐降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6月液流速率月平均的日变化峰值为5.77×10-3 cm/s?月下降至2.34×10-3 cm/s。相关分析表昍净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是杨树液流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风速和土壤温度次之,土壤湿度影响最小,并建立了依据环境因子估算液流速率的逐步回归模型。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很好地预测杨树的蒸腾耗水量、/span>
摘要:
青钱柳具有明显的花期不育性,对其自花授粉和结实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青钱柳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的耐贮性,为开展人工授粉以解决青钱柳花期不遇和远缘杂交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琼脂培养法较适于青钱柳花粉的贮藏,且在硼?0 mg/L+蔗糖10%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最高;在整个散粉期间,花粉生活力的变化值呈正态分布,散粉盛期的花粉生活力最高,可达93.7%; 不同含水量、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花粉生活力下陌含水量为7.3%、花粉贮藏在-80℃条件下生活力最高,贮藏4个月花粉生活力还维持?0%左右、/span>
摘要:
以蓝靛果忍冬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对影响蓝靛果忍冬植株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培育出了蓝靛果忍冬的组培苗。结果表明: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方案是MS+6--BA 1.0 mg/L + IBA 0.2 mg/L,芽分化率达?00%;继代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方案是MS+6--BA 0.5 mg/L +IBA 0.3 mg/L +KT 1.5 mg/L,增殖系数达?.7;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方案?/4MS+IBA 1.5 mg/L,生根率达到96.7%。生根试管苗在驯化、移栽后成活率可?7.8%?--BA 、IBA 和KT配合使用,可以增加蓝靛果忍冬继代培养的丛生芽数量。该试验培育的组培苗的各项指标已达到快速繁育苗木的要求, 其技术措施可直接应用于规模化生产、/span>
摘要:
选用来自内蒙古、四川和宁夏?1个树种(品种),其中包括15个沙棘种(品种),集中种植在宁夏彭阳,采用笼内人工接虫和野外自然感虫试验,观察了沙棘木蠹蛾成虫对不同树种的产卵选择行为。结果表?沙棘木蠹蛾成虫对不同树种表现出明显的产卵选择。以本地感虫树种中国沙棘作为对照,将其分?个级别:1)拒产卵树种(柳叶沙棘、云南沙棘、榆树、桃树、苹果和杏树);2)低产卵树种(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乌兰格木×中国沙棘、霞光、棱果、肋果、太阳、沙枣和梨树);3)高产卵树种(浑金、乌兰格木、优胜和楚伊);4)喜产卵树种(橙色和阿亚甘卡)。此外,沙棘木蠹蛾在植株树干上的产卵高度、产卵方向也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产卵高度与植株地径正相关,产卵方向以南面居多、/span>
摘要:
为了解季节性融冻末期亚高山/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层细菌多样性特征,应用DGGE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高山地区4个典型森林群?冷杉原始林、冷杉次生林?0年生粗枝云杉人工林?5年生粗枝云杉人工?土壤冻结末期土壤有机?OL)和矿质土壤层(MS)的细菌多样性。采用化学裂解法提取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样品总DNA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纯化后的总DNA经降落式PCR扩增得到高特异?6S rDNA V3区片段。样品PCR扩增产物经DGGE分离得到大量条带,不同样品间分离所得条带的强度和位置均有差异,表明研究样地在冻融末期具有一定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并且,OL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Shannon-Wiener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物种优势度指数随其土壤层次和森林类型的变化而变化,表明冻融末期强烈的环境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另外,将研究地4个样点土壤有机层细菌10个特有条带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了耐低温、温度敏感和非敏感优势细菌群落。这些结果表昍 冻融末期温度驱动的环境变化深刻影响了亚高?高山森林OL细菌群落多样性、/span>
摘要:
利用2008?009年间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要种植园区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得出其变化及能量分配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植物园区,太阳辐射各分量均呈现单峰性变化,中午出现最大值;在具有高大树木、遮蔽较大的种植园区,太阳辐射各分量日总量与旷地的比值较小,在仅有低矮树木的百果园,其比值较大;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种植园区,其形成的植物群落结构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已经与原生林或次生林相当,具有明显林下辐射的特征,为植物园进行植物的迁地保护提供了较为原始的森林环境,减少植物的人为驯化,最大程度地保证原物种的遗传特征;不同园区辐射特征对植物迁地保护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了依据、/span>
摘要: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取样,测定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植被的恢复能增加采石场废弃地的养分含量,各栽植类型中除土壤下层速效磷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小?,下层有机质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大?0外,其他养分指标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在1.05~3.17。同种植被不同整地方式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客土保苗剂方式是对采石场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的最优整地方式。在植被恢复时间?年后,客土和原土方式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在同一水平、/span>
摘要:
本文对重庆四面山林地土壤持水、蓄水和水分渗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昍针阔混交林土壤具有较好的持水与蓄水功能,其土壤饱和持水量与非毛管持水量分别为274.43?6.05 t/hm2; 有效蓄水容量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为107.82 t/hm2,人工林?23.36 t/hm2。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较强,其次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土壤水分初渗速率与稳渗速率,天然次生林?6.500 ?.257 mm/min,人工林?7.917?.088 mm/min。Horton渗透模型对研究区内林地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拟合程度较好,r?.959。天然次生林土壤持水性、蓄水性和渗透性优于人工林,应加强对人工林的管理,以提高其土壤水分性能、/span>
摘要:
对世界银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个项目省(区)新建经济林和垦复竹林地中设置的11个土壤侵蚀定位观测点,连续5?2001?005?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经济林地和竹林地在造林或垦复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在11个观测点中,6个观测点发生了微度土壤侵蚀或轻度土壤侵蚀,位于黄土地貌区?个观测点土壤侵蚀强度较大,个别年份受高强度侵蚀性降雨的影响,发生了强度土壤侵蚀。梯田类整地方式的经济林地观测点土壤侵蚀量较小,水平带及穴状整地方式观测点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造林后连续间作的经济林每年均发生土壤侵蚀,侵蚀模数随年度无明显变化,对于前4年进行间作,然后停止间作的经济林,土壤侵蚀量急剧下降,在水平带及穴状整地的经济林内进行农作物间作会导致中、强度土壤侵蚀的发生。垦复竹林观测点的土壤侵蚀模数较小,垦复后?年易发生侵蚀,侵蚀量随林下植被恢复逐年减小,冬笋采挖会导致土壤侵蚀量的增加。建议新建经济林时,尽量采用梯田整地方式,而少用带状和穴状(包括鱼鳞坑)整地方式。梯田整地营建的经济林中可适当进行间作,带状整地和穴状整地经济林则不宜。毛竹低产林垦复改造施工的?年,应采取沿等高线垦挖、杂草覆盖地表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span>
摘要:
基于无定河流域降雨、泥沙、径流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历年统计数据,根据M--K--S检验得到径流和侵蚀产沙序列的突变点,将研究期分为基准期(1957?972?和措施期(1973?996?。采用双累积曲线、经验公式和修正系数法,研究该流域降雨变化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离了降雨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昍与基准期相比,水保措施引起径流减?.16亿~3.42亿m3,占基准期年均径流量?3.0%?4.4%;引起产沙量减?.71亿~1.07亿t,占基准期年均产沙量?7.1%?7.3%。措施期降雨变化引起径流量减?.46亿m3,产沙量减少0.13亿t,分别占措施期水、沙实际减少总量?1.6%?1.4%。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是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减少的主要原因,其对水、沙减少的贡献率分别?0.3%?0.5%。其中,植被措施(林?草地)对径流影响显著,引起径流量减少2.78亿m3,占径流减少总量?0.2%;工程措施(梯田+坝地)对产沙影响显著,引起产沙量减少0.46亿t,占产沙减少总量?0.3%。降雨变化、植被及工程措施对水沙量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阶段性变化,主要原因在于降雨的丰枯变化和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防治功能的时限性。因此,在水保措施建设过程中,需合理配置工程和植被措施比例,重视对已建梯田、坝地等工程的维护和废弃工程的替换,以增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功能的持续性、/span>
摘要:
采用人工插植的方法,模拟?种不同配置的柠条灌木矮林,对其剖面风场以及输沙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行配置防风效能较低,2行和3行配置防风效能较髗且随着风速的增大?种配置的防风效能存在不同趋势?行矮林维持在10%以下?行矮林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趋势?行矮林稳定在较高水平。从输沙率来看,2行和3行配置也优于1衋1行矮林在其背风面7h(h为树?内都能减少风蚀,?行和3行矮林在其背风面10h处都能有效减少输沙率,防控风蚀。灌木矮林能有效增加粗糙度,在林带后的粗糙度呈递减趋势、/span>
摘要:
生理年龄是植物学家为描述植物生长过程而提出的,它的合理划分对于分析树木的生长变化规律、构建树木的生长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拓扑结构复杂的多年生高大树木而言,生理年龄的划分并不简单,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划分方法。为了快速、合理地划分植物各器官的生理年龄,基于欧美杨107的实测数据,根据生理年龄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自动划分多年生高大树木生理年龄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划分方法是可行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工方法存在的误差大、操作复杂等问题。该方法也可以被借鉴应用于其他多年生树木生理年龄的确定、/span>
摘要:
卫星遥感理论及技术是?0年来应用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主要手段,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在分析森林病虫害监测的判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重点讨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硬件构成、路由算法的设计、图像数据包的可靠传输机制、传输拥塞控制策略、图像分类与比对、节点部署等关键问题,最后给出已经完成及正在开展的工作内容、/span>
摘要:
野生动物新鲜粪便内激素的测定是探查动物生理状态的非损伤性方法,但新鲜粪便的保存时效因物种等而异。因此,掌握目标物种的新鲜粪便内激素的保存时效是应用该方法的前提。采?5%乙醇(以下简称乙醇)、低??±1)℃,以下简称低温)方法保存川金丝猴的新鲜粪样,设保?(标准参照)?????0?0?0 d 8个处理。在各处理的保存时间段到期时,运用RIA法测定粪样内皮质醇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礹低温条件?雌性川金丝猴粪样内皮质醇含量在保存6 d时的平均值显著低于标准参照值(P?.05),因此可以稳定保存5 d;雄性川金丝猴粪样内皮质醇含量在保存6 d时的平均值显著高于标准参照值(P?.05),因此可以稳定保存5 d。针对川金丝猴生存环境的特点,并据此设定该物种新鲜粪便保存方法和低温条件,所获得的测定结果是该物种野外粪样采集及保存的重要依据,可应用于该物种的野外相关研究、/span>
摘要:
为了分析聚磷酸铵在热压过程中提高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原理,利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了经阻燃处理的木纤维在热压温度范围内?70~190℃)的表观活化能,利用红外光谱对阻燃和未处理木纤维热压后特征官能团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并制备无胶纤维板和木塑胶合板进行性能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1)阻燃木纤维的表观活化能比未处理木纤维的低;2)热压后,阻燃木纤维中羰基、甲基、醚键等基团都有量的变化?)阻燃无胶纤维板有较高的抗弯强度?)阻燃木塑胶合板有较高的干状胶合强度。可见,聚磷酸铵的加入提高了热压过程中木纤维的表面活性,改善了木塑界面的相容性,宏观表现为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span>
摘要:
为了优化涂胶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实践中胶黏剂的利用率,通过对不同调胶工艺进行正交试验,对施胶效果进行施胶量的单因素试验,并利用胶黏剂扫描系统对单板施胶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单板含水率越低,胶黏剂覆盖率越高;单板表面胶黏剂覆盖率随施胶量的增加而增加,胶滴尺寸基本恒定;加面粉后提高了胶黏剂在单板上的表面覆盖率;紧面涂胶胶黏剂覆盖率比松面高,松紧两面胶滴尺寸变化不明显;单板松紧两面施胶效果差异较小、/span>
摘要:
为了找出适宜的漆蜡萃取条件,进行了热回流萃取漆蜡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采用GC--MS色谱分析了陕西野漆树和江西引种日本野漆树中漆蜡脂肪酸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漆蜡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石油醚萃取、回流温?0℃、固液比 1?0、萃取时?0 min、提?次;两个产地的漆蜡主要由棕桐酸、油酸和硬脂酸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三者之和大?0%,同时都含有十三烷二酸、甘二烷二酸和二十烷二酸;陕西漆蜡中,二元酸含量?.256%,引种的日本漆蜡二元酸含量为14.097%、/span>
摘要: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细胞的关键酶,为了探讨竹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对竹笋壳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纯化,并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笋壳黄酮提取物导致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5.6?.6 mg/mL;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8.0 mg/mL的笋壳黄酮提取物可使单酚酶的迟滞时间?.4 min延长?.2 min;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可逆抑制,笋壳黄酮提取物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为 3.1 mmol/L,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5.7 mmol/L;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span>
摘要:
KM森林防火阻燃剂喷洒设备是专门针对KM森林防火阻燃剂在野外大面积喷洒的需求而研制的,具有效率高、节约药品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该设备可用于草原、林边草地的阻燃剂喷洒,采用10个微喷头,喷头高度和间距均可调,喷幅宽度2 m,最大载药量1 t、/span>
摘要:
疣孢漆斑菌代谢产生的胆红素氧化酶在环境保护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了提高胆红素氧化酶的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培养基中C、N、金属离子及诱导剂对疣孢漆斑?.2190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酶培养基中,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为最适C源和N源,添加2 mmol/L铜离子和0.1 mmol/L的诱导剂均可以提高发酵液的酶活。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组合为:葡萄?0 g/L,大豆蛋白胨7.5 g/L,CuSO4 1 mmol/L,没食子?.1 mmol/L,优化后发酵液酶活提高了3倍。初步纯化的胆红素氧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7.5。在1 000 U/L的酶活下,只需50 min就可以降?0%以上100 mg/L的染料靛红,显示出胆红素氧化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pan>
摘要:
本文研究了聚?聚丙烯腈(PSF/PAN)共混超滤膜的性能与聚合物共混比、聚合物固含量等关系。结果表明:添加聚乙二醇4000(PEG--4000)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是PSF/PAN共混体系的优良溶剂,且当聚合物的固含量为12%,水凝胶浴温度为50℃,溶剂挥发时间?0 s,m(PSF)∶m(PAN( 8?时,所制得的共混超滤膜性能较好,其水通量?3 m3/(m2·h·MPa)、/span>
摘要:
从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微细结构和主要性能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木质素基碳纤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木质素基碳纤维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使国内的研究者对当前木质素基碳纤维的研究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科学、高效地利用木质生物质资源提供参考、/span>
摘要:
观测苹果多酚对细菌、酵母菌、霉菌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各种供试菌株在测试浓度范围内的最低抑菌浓度,以期为新型安全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双层平板打孔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2??0 g/L)苹果多酚,对6种细菌?种酵母菌?种霉菌的抑制作用,对筛选出来的供试菌株,采?.3?.4?.5?.6?.7?.8?.0?.0 g/L 8种不同浓度的苹果多酚进行测试浓度范围内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对黄杆菌SHL45、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SHL5、荧光假单胞菌SHL7、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种供试菌株,在苹果多酚测试浓度范围内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6?.7?.6?.6?.8?.5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供试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pan>
摘要:
差分生长模型是一种特殊的混合参数模型,通过指定一个随林分而变化的参数来解释不同林分生长曲线间的差异。由于这一特征,差分生长模型在生长收获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一般性地介绍了差分生长模型在林分和单木生长过程中的应用、差分方程的数学性质及数学性质间的相互关系;从统计角度详细论述了变量初值y1的统计意义和与y1相关联的随机误差e1对预测的影响作用;由于差分生长模型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在于方程推导、参数估计和预测误差分析等方面,因此详细讨论了模型推导方法中的广义代数差分法(GADA)、主要的参数估计方法和预测误差分析方法、/span>
摘要:
为解决杂交育种工作中的时空不遇,延长花粉寿命,本文对23个日本牡丹品种花粉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对新鲜花粉及超低温保存花粉离体萌发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日本牡丹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23个品种中, ‘大藤锦’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60.89%,而‘岛大臣’最低,?.49%;室温条件下,日本牡丹品种花粉寿命仅15 d左右,而超低温保存可以使日本牡丹品种花粉寿命至少延长至2年。经超低温保?年,花粉仍然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有的甚至超过保存前水平,因此超低温保存技术可用于日本牡丹品种花粉的长期保存、/span>
摘要:
在对林业作业法的特点和用户认知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多媒体技术和作业法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作业法动态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对目前的主要作业法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总结,并根据每类作业法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动态演示,使用户可以系统而直观地理解各类作业法的操作流程。该系统界面美观,交互性好;作业法演示直观生动,信息传达高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本系统非常适用于林业知识的普及教育,对广大林农以及普通大众了解和学习专业的林业知识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span>
摘要:
为了研究梅花香气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以‘三轮玉蝶’梅花朵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个阶段的花朵及不同花器官释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梅花开花的5个阶段共鉴定?3种化合物,乙酸苯甲酯、丁子香酚和乙酸己酯是构成‘三轮玉蝶’梅花朵香气的重要成分。在梅花开花过程中,花香化合物释放存在4种趋势,乙酸苯甲酯呈现低—高—低的动态趋势,苯甲醛呈现高—低—高的趋势,α--蒎烯、莰烯、柠檬烯和樟?个单萜类化合物呈现高—低的趋势,丁子香酚呈现低—高的趋势,梅花复杂的花香调节模式致使不同开花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产生变化。从梅花不同花器官中检测出27种化合物,不同的部位释放的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很大的差异。花瓣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衍生物,雄蕊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的化合物类型较广,单萜化合物在此部位检测到。在开花的?阶段,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低含量的丁子香酚和高含量的乙酸己酯可能是引诱蜜蜂觅食的重要信号、/span>
摘要:
以吉祥草作参照,对条穗薹草、仲氏薹草、栗褐薹草和三穗薹草进行遮光梯度??0%?5%?0%的遮光处理后,测?种植物的叶宽、叶长、叶绿素a+b、叶绿素a/b、光--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值。结果表明:随遮光度增加?种植物的叶宽无显著变化,叶长、叶绿素a+b含量、Fv/Fm、Fv/F0和Fv?Fm′增加,叶绿素a/b、光补偿点和qN降低;仲氏薹草和三穗薹草的叶绿素a+b含量在遮?5%下达到最高,叶绿素a/b分别在遮?5%?0%下达到最低;栗褐薹草、仲氏薹草和三穗薹草的光饱和点在遮光50%下最大,条穗薹草和吉祥草分别在遮??5%下最大。综合分析表明:5种植物的耐阴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栗褐薹草、吉祥草、条穗薹草、三穗薹草、仲氏薹草;条穗薹草和栗褐薹草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吉祥草、仲氏薹草和三穗薹草较窄。结合野外生境调查结果表明:条穗薹草适宜在水库边、河道旁的死水区和水位变化区等生态环境下栽种;栗褐薹草可用于林下、建筑北侧、桥梁下空地等荫蔽性较强处栽种;三穗薹草和仲氏薹草则因耐阴性弱,适宜于在常绿阔叶林林缘、路边坑边草丛中、山坡灌丛等环境下栽种、/span>
摘要:
为了有效控制盆栽小报春的株高、抑制徒长、防止花葶倒伏,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对盆栽小报春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处理。结果表昍不同处理对小报春都有矮化作用,矮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PP333、B9、CCC,PP333土施比叶施效果显著,CCC叶施比土施效果显著,B9土施与叶施效果相似,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对小报春的花葶高度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小报春的花径、着花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处理CCC 500 mg/L盆内土施的效果最佳,不仅促使小报春的株型明显矮化、抑制花葶徒长,而且不影响花径大小和着花量,使叶片颜色加深,大大提高了小报春的盆栽质量、/span>
摘要:
为了探明弱光条件下东方百合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为我国北方地区东方百合切花的耐弱光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东方百合品种‘Marcopolo’、‘Tiber’、‘Constanta’和‘Acapulco’为试验材料,在整个生长季对其进行不同遮光处理(正常光照?0%遮光?5%遮光),测定不同光强下各品种光合参数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75%遮光条件下东方百合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降低,表观量子效率(AQY)下降,叶绿素含量增高,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比叶质量减小,叶面积增大,切花观赏品质有所下降;不同百合品种的耐弱光性不同,弱光下‘Marcopolo’的LCP、Rd较低,比叶质量较小,AQY变化幅度小,表现出较强的耐弱光性;相反地,‘Acapulco’则对弱光较敏感
摘要: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湿地松的木材结晶度,对木材结晶度与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晚材率和年轮距髓心距离等)、木材化学组成(α--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木材结晶度与树木年轮的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纤维素和木质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比较木材结晶度分别与树木年轮生长特征因子、化学组成因子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知,回归模型同时选用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化学组成因子时的拟合性最好,模型校正决定系数最高,并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因此,可以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木材化学组成来评估木材结晶度,并可将木材结晶度作为一项综合评价树木生长特征和木材性质的重要指标、/span>
摘要:
为研究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含水率动态分布规律,以红橡和南方松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无损检测的X射线扫描方法,揭示间歇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干燥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木材厚度方向存在着整体性内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场;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木材内部水分更趋均匀,当木材平均含水率在10%以下时,木材内水分分布非常均匀;在整个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虽然发现了部分内层含水率低于外层的情况,但并未出现与常规干燥相反的含水率梯度、/span>
摘要:
为配合宁波保国寺大殿保护和未来修缮的需要,对保国寺大殿古建筑主要木构件木材进行了属种鉴定。采用切片、光学电子显微镜拍照、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等方法,?87个试样进行了属种鉴定。结果表明:保国寺大殿的木构件共?个属种,分别是杉木属、硬木松属、云杉属、扁柏属、落叶松属、水松属6个属的针叶材和龙脑香属、锥木属、板栗属3个属的阔叶材、/span>
摘要:
以杉木为试材,采?组热处理工艺对杉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材的抗弯强度(MOR)和抗弯弹性模量(MOE)均呈下降趋势,但热处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热处理对MOR的影响比MOE的要大;顺纹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但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杉木热处理后,试材由绝干到气干和绝干到吸水尺寸稳定?个阶段的径向线湿胀率、弦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均低于未处理材的,弦向线湿胀率大于径向线湿胀率;就整体而言?个指标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抗胀率均为负值,其绝对值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尺寸稳定性增强幅度逐渐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在210℃下降得最明显
摘要:
为了提高人工林杨木的力学性能和耐腐性,采用蒙脱土(MMT?-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复合防腐剂(ODP),通过满细胞法处理杨木试材,分析了防腐处理材的增重率、DDAC保持量、有机蒙脱土(OMMT)在木材内部的分布、横纹抗压强度和耐腐性。结果表明:OMMT的引入使试材增重率增加,DDAC保持量下降;OMMT绝大部分以颗粒存在于木材导管腔中,部分尺寸较小的颗粒和剥离片层可以通过纹孔,很难进入细胞壁;ODP处理材的横纹抗压强度比蒸馏水处理材提高了27%;相对于DDAC处理材,ODP处理材的耐腐性比单组分DDAC处理材好、/spa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