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2009 31?nbsp; ?

显示方式:
论文
摘要:
为探索人工补加食物对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作用,?006?月至200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群体结构和繁殖情况进行研究。猴群于2007??2日开始出现社会单元主雄替代现象,持续??0日替代完成。替代前群体共有45只个体,构成3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群体数量为43只,减少 2只成年雄性,构成4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未发生新生小猴消失现象?006?007年共新生小猴11只,全部存活。结果揭示人工补加食物降低了投食群个体饥饿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新生婴猴存活率,人工投食是促进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有效途径、/span>
摘要:
为了降低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量,采用超声波技术,在脲醛树脂合成的过程中加入纳米TiO?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改变超声频率和纳米TiO 2的添加量考察了其对脲醛树脂的黏度、固化时间、游离甲醛含量及胶合板的甲醛释放 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频率和纳米TiO?添加量对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影响显著。当超声频率?8 kHz、纳米TiO?的添加量?.05%时,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降低?7.8%,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55%,甲醛释放量降低了68.3%。?3 C核磁共振分析显示,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纳米TiO?改性脲醛树脂中有Uron-CH??Uron 结构存在、/span>
摘要:
单一平面电容传感器是用来测量木材含水率的高精度仪器,属于具有任意结构形状的电容传 感器的特例。为研究单一平面传感器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以一种设定了具体尺寸的单一平面电容传感器为例,利用数值分析的一个数值方法——差分离散格式,对笔者前期建 的任意结构形状的电容传感器的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构造了便于计算和研究的离散近似模型。利用该近似模型对单一平面电容传感器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得到了木材介电常数与传感器电容值的关系
摘要:
为了探讨浸渍用酚醛(PF)树脂的分子量、树脂含量和烧结温度对木陶瓷的物相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低分子量PF树脂、常压浸渍杨木纤维制备木陶瓷,使用XRD、SEM等技术研究了PF树脂的分子量、树脂含量和烧结温度与木陶瓷的物相构成和形貌特征之间的关系。XRD分析表明:提高烧结温度,木陶瓷(002)晶面的Bragg衍射角右移,衍射峰变窄、变强,石墨烯片层堆积厚度和微晶胸径增加,晶面间距减小,微晶层的排列趋于规整 有序,有石墨特征的析出相出现,可石墨化倾向增加;但PF树脂含量对物相构成的影响较小,且PF树脂分子量的大小与物相构成无明显关系。SEM分析表明:木陶瓷保持了木材作为天然生物体的部分结构特征,其微观结构与烧结温度、树脂含量和杨木纤维的结构及分布情况 有关。PF树脂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木陶瓷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但会使表观密度增加和显气孔率降低 而提高烧结温度将会导致木陶瓷显气孔率的增加。当烧结温度? 000℃、PF树含量为1.30%时,木陶瓷的显气孔率和表观密度分别为39.3%?.77 g/cm?
摘要:
为研究Co-salen仿酶清洁漂白技术,采用?3C-NMR、?H-13C 2 D-HMQC、?1P-NMR核磁共振分析了竹浆Co-salen仿酶处理前后残余木素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①残余木素苯环开环,甲氧基、酚羟基和脂肪族羟基含量减少,羰基含量增加;木素紫丁香基、愈创木 基结构单元减少,而对羟基苯基结构单元增加。②Co-salen仿酶系统催化氧化竹浆残余木素过程中, ?O-4、?β、?5?-CH2-5’连接键断裂、/span>
摘要:
为探讨北京山地森林土壤酶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并进一步评价其肥力水平,对北京雾灵山、十三陵地区和密云水库区的落叶松、侧柏、白皮松和油?种针叶林下不同层次土壤的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酶促反 应速度反映指标(Vmax?Km)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米氏常数(K m)无规律变化;各林型间土壤酶特征参数变化各异,表现出不同的酶促反应特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Vmax、Vmax?Km等特征参数和土壤有机质、全氮量等主要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作为反映土壤肥力的指标是可行的,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各项参数都不适宜评价土壤肥力状况;通过计算系统内主成分综合得分?种林型下土壤的肥力水平依次为:落叶松林>侧柏林>白皮松林>油松林、/span>
摘要:
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影响华北落叶松胸径、树高连年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分别为?0℃的有效积温和年平均气温、上?1月—当?月的平均蒸发量;②气候因子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并通过单优势性、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形式对华北落叶松生长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
摘要:
为探讨毛白杨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毛白杨新无性系83号插条苗为试材,?007??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应用?5N示踪技术测定在相同施氮量下毛白杨苗木对硝态氮(NO??5N)和铵态氮(NH??5N)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施肥后28 d,苗木对两种氮肥的吸收利用达到最大值,其中,标记NO 3?5N肥吸收率??6 g/株,利用率达35.98% ;标记NH??5N肥吸收率?.15 g/株,利用率为14.53%。②苗木NO??5N肥平均利用率 19.75%)约为NH??5N肥(7.95%)的2.5 。③施肥后各个时期,全株的NO??5N肥Ndff 值均显著大于NH??5N肥。各器官对NO??5N肥的征调能力明显高于NH? ?5N肥,茎对肥料征调的竞争能力最强,其次为叶和根。④氮素分配率在各器官中差异显著(P?.05 ),总体趋势为叶根茎。叶中NO??5N的分配率均高于NH??5N,根中储存的氮素主要供地上部分生长所需,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茎是氮素贮藏的“临时库”,苗木主要通过茎将吸收的氮素输送到叶等生长旺盛的部位、/span>
摘要:
为研究不同受热与剪切作用程度的复合方式对木纤维聚乳酸(WFPLA)生物质复合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常规混合、高速混合、熔融挤出法制备了WF PLA生物 质复合材料,并用DSC、TGA、GPC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复合方式对WF PLA 生物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有显著影响。②受热与剪切作用时间最长的熔融挤出法制备的WF 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低(25.39 MPa),密度最 ?.34 g/cm?),耐水性最好,熔点和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聚乳酸相w和n分别只有聚乳酸原料的13.5%?4.6%。③受热与剪切作用时间最短的常规混合法制备的WF 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密度最小(1.25 g/cm?),弯曲强度最高(50.98 MPa ),但耐水性差,聚乳酸相w和n分别是聚乳酸原料?9?% ?7.3%。④受热与剪切作用适中的高速混合法制备的WF-PLA生物质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密度、耐水性均居中,弯曲模量最高(5.13 GPa),综合性能最好,聚乳酸相w和n分别为聚乳酸原料?1.0%?1.9%。⑤不同复合方式引起聚乳酸分子降解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
摘要:
研究黄土高原侵蚀沟分布规律对于土壤侵蚀评估和植被恢复模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 陕北黄土高原吴起县铁边城镇四面窑沟流域为研究区,使用1?0 000数字高程模型(DEM ,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侵蚀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均可得到侵蚀沟的分布周期。相比较而言,周期图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得到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分布周期,但谐波分析还可以根据周期检验结果,得到对应的谐波模型。通过计算四面窑沟流域东面支沟沟谷分布周期,共得到23个满足检验要求的周期,在500? 000 m之间显著周期最多,占总周期数?5%;在300?00 m显著周期数量次多,占26%。当谐波数为9?0时,周期显著性水平最高,对应的周期分别为1 017.35?15.60 m;在DEM上,每间?05 m提取一个高程数据并进行谐波分析,最终得到由3个谐波组成的地形起伏谐波模型、/span>
摘要:
为了研究平压法热压中密度纤维板过程中板坯含水率分布和热压曲线对板材断面密度分布(VDP)的影响,制取平坦型和陡平型VDP板材,该文通过改变板坯含水率分布以及热压曲线,热压不同VDP的中密度纤维板,分析各工艺参数对板材表面质量、表层厚度、表心层密度比、心层最低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板坯的含水率,可以改善板材的表面 量,提高表心层的密度比,降低心层密度;在高压阶段不超过压机闭合时间的前提下,提高 高压压力,增长高压作用时间,有利于提高表心层的密度比;第一次降压压力的存在,使 表心层密度比减小,心层密度增加;当高压压力较小、作用时间较短时,采用较低的第一 降压压力,可以使得表层厚度增加、表心层密度比减小,有利于制取平坦型VDP板材;当高压压力较大、作用时间较长时,控制第一次降压压力的大小,使得表层最高密度基本不变 表层厚度减小、心层密度增加,有利于制取陡平型VDP板材
摘要: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该文以美国外来入侵 物种南方松大小蠹(SPB)为研究对象,以SPB重要发生地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为研究区域,以美国Daymet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000?050?100?种气候变化情景,预测SPB 潜在生境的空间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温度的季节性变动系数(46.7%)、最湿季节降水量?2.4%)是影响SPB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子;随着气温的升高,研究区域SPB适生概率?.067 7下降?.064 0;当适生概率P?.5时,外来SPB感染面积?.2%下降?.5%,感染区域SPB适生概率反而从0.548 9上升?.610 7;随着最湿季节降水的重心由西向东偏移,SPB分布的中心从亚利桑那州中部偏移到新墨西哥州东南部、/span>
摘要:
为探索林冠层对降雨雨滴特性的影响,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和色斑法,测得了栽植于土槽中的黄土高原典型树种侧柏、油松、元宝枫?年生幼树树冠下降雨雨谱,并与林外降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与直径几乎都集中于1? mm的林外雨滴相比,树冠下的雨滴直径分布几乎不受林外降雨强度的影响,细小雨滴个数占绝大多数,直径1 mm以下的雨 约占全体?0%左右;直? mm以上的雨滴约占全体的3%左右,所测到的最大雨滴直径为6.4 m m。②与裸地降雨相比,林冠下降雨的雨滴体积累计曲线明显分为两段,即林冠使得冠下降雨的大雨滴和小雨滴数量增多,而中等大小的雨滴数量变少。③3个树种林冠下降雨的体积累计分布曲线与雨强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把其雨滴样不分雨强加以统计,得出不同树种各自的雨滴体积累计分布曲线。用Best模型拟合,得油松a=3.444,n=1.966,R?=0.982;侧柏a=4.038,n=2.164,R?=0.979;元宝枫a=3.881,n=1.885,R?0.961、/span>
摘要:
利用云南东川国家泥石流野外观测站对蒋家沟30场泥石流的观测资料,通过对降雨观测数据和泥石流资料的分析,研究了降雨与泥石流总量的关系。将降雨指标分为间接前期雨量 、直接前期雨量? h雨量和过程雨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数据拟合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不同雨量与泥石流总量的关系。结果发现:过程雨量和间接前期雨量对泥石流总量的贡献较大,其次? h雨量。过程雨量、降雨综合得分与泥石流总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分别?.854?.828;其次是间接前期雨量? h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360;直接前期雨量与泥石流总量的关系最差,相关系数仅为-0.013。同时,随着过程雨量和降雨综合得分的增大,泥石流总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在过程雨量小?5 mm及降雨综合得分小?.1的情况下,泥石流总量随二者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减缓,当过程雨量大于15 mm及降雨综合得分大?.1时,泥石流总量随二者增加而增加的幅度加大,泥石流总量与二者之间具有指数关系。据此,该文提出在进行泥石流总量计算时,应考虑降雨特征因子,为建立合理的泥石流总量计算模型提供参考、/span>
摘要:
采用发光二极?lightemitting diode,LED)调制获取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光源,以荧光灯为对照,研究其对文心兰原球茎诱导、增殖及生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有利于原球茎的诱导,并促使原球茎产生最高的增殖系数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最低的分化出芽率;蓝光使原球茎产生最高的蛋白质含量、酶系活力和分化出芽率;单一红光促进文心兰生根苗茎的伸长,但不利于叶片色素的形成;单一蓝光抑制生根苗茎的伸长,促进叶片蛋白质和色素的合成;红蓝光谱分布处理的生根苗的生长量、干重、能效和酶系活力指标均高于荧光灯对照,色素含量与荧光灯对照无显著差异;红光LED促进文心兰原球茎的诱导,蓝光LED促进分化,红蓝光谱构成的LED光源更有利于生根组培苗的正常生长,是替代荧光灯的理想光源、/span>
摘要:
以生物学或防治措施是否被研究作为有害蚧虫的判断标准,对我国大陆的有害蚧虫做了全面汇总。在我国大陆16?49?30种蚧虫中,有害蚧虫有13?4?11种,其中旌蚧? 1种,珠蚧??3种,绵蚧??种,粉蚧?9?0种,毡蚧??1种,胶蚧??种,红蚧??种,链蚧??种,壶蚧??种,球链蚧科2?种,蚧科16?6种,仁蚧??种,盾蚧?5?1种。通过?07种进行区系分析后表明?9种为东亚成分?2种广布于5?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2种分布于3?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全北成?7种,古北成分13种,东洋成分7种、/span>
摘要:
该文研究的重点是获取质外体汁液。假设微透析技术可以在植物上得到质外体汁液,并以盆栽鹅掌柴为材料,在活体嫩茎插入微透析探针后的不同时间段内分别收集透析?测定其中的离子浓度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探针插?20 min?收集的透析液中Na?、K?和Ca?+浓度逐渐趋于平缓,并且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消?从而证?20 min后得到的微透析?没有受到破损细胞液的污染,是纯净的鹅掌柴嫩茎质外体汁液,从而为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植物质外体汁液提供新的方法、/span>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了该提取物对 枯病菌糖酵解途径中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与乳酸脱氢酶(LDH)及TCA循环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菌体代谢旺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种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提取物处理组菌体5种酶活性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处理24 h的SDH活性与处理48 h的HK、PK、MDH活性均已降至为零,而处?8 h 的LDH活性仅为对照组?4.09%。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5种酶的活性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严重干扰了叶枯病菌菌体糖酵解途径与TCA循环的顺利进行、/span>
摘要:
以广东小良退化生态系统为研究案例,对其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动态评估。小良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经济价值经?5年的恢复,从初始状态的509?hm?上升?19 070?hm?。在生态恢复的?5年,恢复经济价值一直以超过1的速度增长, 20年后逐渐缓。按照价值构成进行比较,直接经济价值由初始状态的101?hm?上升?5年后?2 782?hm?;间接经济价值由初始状态的408?hm?上升?5年后?6 288?hm?间接经济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2.6倍以上。从各项服务功能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所提供的价值量来看, 释放氧气 固碳>林木产品(直接使用价值)>土壤保持>调节气温>涵养水源,各项服务功能的恢复经济价值表现趋势各不相同、/span>
摘要:
为了探讨盐胁迫下外源基因对植物渗透调节的影响,以同时培育的转入果聚糖蔗糖转移酶(SacB)基因、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及未转基因的美丽胡枝子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0?.5%?.0%?.0%)NaCl处理?种试验材料的耐盐性及盐胁迫下的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进行盐胁迫时?种试材的这几项指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转基因的美丽胡枝子在积累脯氨酸、可溶性糖能力方面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转入BADH基因的美丽胡枝子在积累甜菜碱上要强于非转基因植株及转入SacB基因的植株;尽管在盐胁迫强度增大的情况下,3种植株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了,但两种转基因植株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没有明显大于非转基因植株;两种转基因植株可明显抑制丙二醛在植物体内的快速积累、/span>
摘要:
为满足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中对自然资本评估的需求,界定了自然资本和自然资本衍生品的概念,提出了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的概念框架,构建了由资本效益评估和资本经营评估两部分构成的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范式。资本效益评估部分包括资本定价评估、资本品质评估、衍生能力评估和情景预测评估;资本经营评估部分包括资本投资评估、规划变更评估和股权投资评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范式能够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对自然保护区价值、经济效益、生态补偿、征占补偿和投资可行性分析等的需求、/span>
摘要:
为提高青杨派树种有性杂交和多倍体诱导效率,以小青杨、小叶杨和哲?号杨等青杨派树种及杂种为材料,用过氧化物酶试纸溶液测试结合授粉观察的方法对其雌蕊柱头可授性及最佳授粉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昍 在温室水培条件下,青杨派树种花序可授期持续4? d; 花序不同部位雌蕊柱头获得可授性的时间不同,基部雌蕊柱头最早获得可授?而顶部雌蕊柱头获得可授性最晙 过氧化物酶试纸溶液在具有可授性的柱头表面呈现蓝色阳性反?在育种实践中,可以应用过氧化物酶试纸溶液快速、有效地对青杨派树种雌蕊柱头可授性进行检浊 3种青杨派树种雌花序柱头最佳授粉期为花序顶部露出芽?4?6 h,以此为参照点,对于适时施加理化处理诱导胚囊染色体加倍选育青杨三倍体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摘要: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量?9块栓皮栎样地数据为例,首先选择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个常用方程进行模拟,找出模拟精度最高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然后,利用基础模型及模拟数据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考虑区域效应和样地效应,通过变化混合参数个数并利用SAS软件进行模拟,选择对数似然值、AIC和BIC值最小并且收敛的混合模型作为最优模型。最后利用验证数据与传统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由于h=1.3??a?+a?BA?a?ha)exp?b?/D)?ei考虑了林分断面积和优势木平均高,在模拟单木的树高时精度比其他5个模型高,并且该模型对于描述单木树高的生长趋势效果显著,因此作为构建非线性混合模型的基础模型。利用AIC、BIC和对数似然值来评价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考虑区域效应的影响时,a?、a?、b?同时作为混合参数的模拟效果最好;考虑样地效应的影响时,a?、b?同时作为混合参数的模拟效果最好。无论考虑区域效应影响还是考虑样地效应影响,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都比固定模型的模拟精度高,并且考虑样地效应影响要比考虑区域效应影响的精度更高、/span>
摘要:
树高曲线是建立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基础。该文使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465株冷杉?23株云杉和251株红松标准木数据,分别选用10种树高曲线,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用决定系数R?、残 差和MD、均方根误差RMSE 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唐守正树高曲线能较好地模拟当地主要树种的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所选出的最优树高曲线可以用于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中的云杉、冷杉和红松、/span>
摘要:
差分模型是一种特殊随机参数模型,仅有一个参数为随机参数。对于未参与抽样建模的林分,差分模型首先对应变量在林龄Aij0时的期望函数求解关于随机参数的表达式,然后用非随机参数的估计值和应变量在Aij0时的观测值Yij0分别取代对应参数和数学期望E(Yij0?来估计随机参数。显而易见,Yij0相当于E(Yij0?的估计值。由于这种特有的统计特征,经典非线性回归模型不能准确地估计差分模型预测误差的方差。针对这一不足,依据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误差的方差估计量的推导过程,导出了一个适用于差分模型的预测误差的方差估计量,并给出一个应用示例。所提出的估计量充分地考虑了重复观测数据的自相关性和Yij0对预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该估计量能够描述未抽样林分预测误差的方差及其构成分量的变化趋势,而对于抽样建模的林分应该使用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量进行预测误差分析、/spa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