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北师大教育学部


------------------

校内链接

江南的注册网址主页

江南的注册网址图书馆


------------------

国内大学链接

国外大学链接

研究动态
世界一流涉农院校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摘要:涉农院校关乎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对粮食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不断重视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一流涉农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关注社会重大关切,不断拓展发展领域;以科研创新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服务世界,增进全球福祉;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办学水平;强化管理,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我国涉农高校应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新农科内涵和学科专业布局,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服务全球能力,完善资源高效配置与利用机制,以此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世界一流;涉农院校;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981(2020)06-0003-06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以及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新时代农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涉农高校承担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支撑的使命,其地位与作用也愈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进一步强调了发展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举办涉农专业的本科高校538所、高职院校162所,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农林人才[1] 。近些年来,部分涉农院校的世界排名也有较大提升,但是整体而言,在学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与世界一流涉农院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本文以 QS 2020 年农林学科世界排名分别为第 1 、第 2 、第 3 和第 5 位的瓦格宁根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农业与环境学院、瑞典农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最新一手资料重点对其办学经验进行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推进涉农高校“双一流”和新农科建设,实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由于在我国兽医学属于农学的范畴,所以本文也涉及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的有关情况。
一、世界一流涉农院校的办学经验
世界一流涉农院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为所在地区和国家乃至世界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
(一)关注社会重大关切,拓展发展领域
世界一流涉农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关注社会重大挑战,拓宽服务和学科专业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涉农院校的社会贡献度与影响力。
1.拓宽服务领域
当今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粮食生产所需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在接近极限,矿物燃料日益稀缺,全球森林面积减少,气候变化明显,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给人类生存和健康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世界一流涉农院校主动面对挑战,在解决粮食和食品安全等传统农林业问题的基础上,服务领域逐步拓宽至包括自然资源(水、土壤、大气、海洋、土地、森林等)的综合管理与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都市环境、气候变化、人类健康(动物健康、环境健康等)、城乡融合发展、生物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尤其是随着气候变化、传染病和人类健康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相关学校在这些领域也给予高度重视。例如,瓦格宁根大学把致力于人类健康作为其重要使命之一,在发展战略中提出控制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和减少传染疾病作为学校重要发展领域。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戴维斯CAES)提出把促进社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和控制疾病作为重要发展方向[3],其兽医学院提出的使命就是促进动物、人类和环境的健康。瑞典农业大学在其办学使命中明确提出保障人类和动物的生命与健康。
2.拓展学科专业领域
随着服务领域的扩大,涉农学科范围也有所拓展,在传统农学教育(植物、动物、兽医、林学等)的基础上,整体上已经形成了包括农学、生命科学(生物科学等)、环境科学、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等)和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体系。涉农学科内涵和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拓展。
与我国不同,国外院校涉农学科体系中通常没有把工程学科列入一个独立学科领域,而是融合在有关涉农学科中。国外的动物学、植物学和兽医学通常划分在生命科学领域,在我国属于农学门类。有些国外高校的林业学科划在环境科学或植物科学门类,而在我国也属于农学门类。本文对国外涉农高校的具体学科分析主要依照我国学科划分标准。但是,对于环境科学,由于在我国划分在工学门类,随着环境科学的日益重要,本研究借鉴国外经验,与农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并列分析。
瓦格宁根大学强调具有全产业链的知识体系(entire chain of knowledge),设有农业技术与食品科学、动物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科学和社会科学5个学科领域。康奈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康奈尔CALS)强调应具有对自然和人类系统整体的知识体系,设有食品与能源系统、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4大学科领域。例如,为适应保障人类健康、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瓦格宁根大学设有健康与社会、营养与健康、人类与动物传染病生物学、兽医学、气候科学和气候变化等专业。 康奈尔 CALS 开设传染病生物学、全球健康、全球及公共卫生和气候变化等本科专业,兽医学院专设公共卫生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虽然设在兽医学院,但是属于全校范围的一个硕士专业,既涉及动物公共卫生,也涉及人类公共卫生,学科领域包括预防兽医学、人类预防医学、食品营养与安全、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设有传染病流行病学和食品系统与健康两个专业方向)和兽医学博士。其中有些学校还设有食品与健康专业方向,开设食品营养与安全等课程,涉及到人类医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多学科体系的形成为学科交叉与融合奠定了基础,在专业、课程和院系及研究机构设置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交叉学科的特征。
(二)以科研创新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世界一流涉农院校都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是尤为重要的职能,因此对科学研究极为重视。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不仅产出一流研究成果,而且为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服务社会提供了支撑和源泉。
1.突出科研创新
首先,具有把科学研究置于首要地位的办学理念。瓦格宁根大学提出通过科研与教学,致力于解决服务领域内面对的主要挑战。康奈尔CALS提出学院的三个使命为科研、教学和推广,而且强调通过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其次,科研投入大,建有先进研究设施。瑞典农业大学年度收入的70%投入到科研和博士生教育,建有2个国家级研究机构,即瑞典生命监测(Lifewatch)研究基地和瑞典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还建有瑞典唯一的现代化动物医院[4]。再者,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虽然涉农大学大多为应用型学科,但都重视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创新基础。瓦格宁根大学的基础研究由5个系的94个研究团队和6个研究生院来承担,应用研究由10个独立研究机构承担,形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合作的研究体系。
2.注重以研究为基础的教育(Research-based Education)
世界一流涉农院校强调培养能够解决全球复杂问题的创新人才。注重跨学科、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是世界一流涉农高校的普遍做法。而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优势,注重以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瓦格宁根大学一直强调把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5]。该校自1997年以来,先后与瓦格宁根研究基金会的若干科研院所合并,显著提升了学校综合实力,进一步助推了科研资源与教学的深度结合,促进了创新人才培养。瑞典农业大学要求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均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学校课程要求从国内外的视角都应具有吸引力和竞争性,应具有很强的科学基础,而且与科研应有密切的联系。
3.拥有强大的技术转化服务体系
高校服务社会的直接和重要途径就是把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促进研究成果快速转化,学校普遍建立了强大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瓦格宁根大学拥有180家公司,包括70家创业公司、100家中小企业和10家股份制企业,进行成果转化,使知识快速产生实际价值。戴维斯CAES和康奈尔CALS除了设有校内技术推广机构,在所在州各个县和市区还分别建有58个和62个推广站。瑞典农业大学拥有11家控股公司,负责学校成果转化,其中绿色创新科技园(SLU Holding)为研究人员提供包括对专利成果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前景、制定商业计划和提供种子基金,直至推向市场的服务。
(三)服务世界,增进全球福祉
世界一流涉农院校具有服务世界的办学理念,不仅服务所在区域和国家,而且也服务世界,造福人类,在为全球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1.培养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人才
首先,是开设国际化的专业和课程。瓦格宁根大学开设国际土地与水资源管理和国际发展研究专业。戴维斯CAES分校开设国际农业发展、国际科学研究和全球疾病生物学本科专业,康奈尔CALS开设国际农业与乡村发展等专业。瑞典农业大学开设欧洲环境和欧洲林业专业。此外,开设了全球变化(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国际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国际化课程。其次是设有海外学习交流项目。瓦格宁根大学与世界200多所高水平大学建立学生交流关系。瑞典农业大学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和智利等国家有合作院校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机会。戴维斯CAES和康奈尔CALS都为学生提供在海外学习的多种交流项目。
2.关注对全球问题的研究
2015年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未来15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消减贫困、饥饿、疾病和性别不平等以及解决饮水健康、卫生、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等问题。其中,许多目标与涉农高校服务领域密切相关。瓦格宁根大学提出要为实现联合国2030议程做出贡献,学校大部分科研活动均与这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关。瑞典农业大学也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性的研究和以研究为基础的教育为实现2030议程目标做出贡献[6]。此外,这些学校还积极响应2004年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组织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提出的旨在促进人类、动物和环境领域多学科合作与交流,解决全球重大健康挑战的国际战略倡议——“同一健康”(One Health)倡议,加强人类和动物健康,尤其在全球传染疾病方面的研究。学校专设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加强全球问题研究。例如,戴维斯CAES设有世界食品研究中心,瑞典农业大学设有全球农业温室气体研究联盟和全球动物疾病委员会。
3.扩大留学生规模
较高的留学生比例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标志,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世界一流涉农院校都具有较高的留学生比例,一方面通过高水平的教育和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世界各地高质量留学生;另一方面非英语国家的涉农高校通过增加全英语授课专业和课程数量来扩大留学生规模。瓦格宁根大学的本科专业英语授课数量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现在的6个,30个硕士专业全部为英语授课,2018年又增加了1个生物基础科学(Biobased Sciences)硕士英文授课专业。瑞典农业大学40%以上课程为英语授课。
(四)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办学水平
面对解决社会问题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及学校资源的有限性,世界一流涉农院校都注重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外部机构的密切合作,不仅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也提升了办学水平。
1.联合培养人才
瓦格宁根大学明确提出要保持和进一步提升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强调与国内外大学、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学校与荷兰布雷达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旅游本科人才,与格罗宁根大学、屯特大学和可持续水技术中心(Wetsus)合作培养水技术硕士,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合作培养都市分析、设计与工程硕士。学校有3个研究生院与其它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瑞典农业大学在其使命陈述中也特别强调了与外部机构合作的重要性。该校与其它瑞典大学和欧洲大学联合授予若干硕士学位,其中在欧洲高校学生交换项目(Erasmus Mundus)框架下,学校与欧盟委员会和其它著名大学合作,联合授予欧洲环境和欧洲林业等4个硕士学位。
2.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瓦格宁根大学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均有合作关系,其应用研究通常都是与政府、其它研究机构和国内外企业合作完成。56%的学术成果是与其它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外部机构共同发表。瑞典农业大学的科研与国内外院校、政府和绿色产业部门紧密合作,学校设有农业食品经济中心(与隆德大学合作)、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与乌普萨拉大学合作)等多个校际合作科研机构。该校15个研究院大都与企业和校外机构有所合作,许多研究项目也是与外部机构合作承担[7]。学校在食品安全、生物能源、城市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领域与世界著名大学开展合作研究。75%以上的科研成果是与其它国家的合作者共同发表。戴维斯CAES在与世界工商业和企业家开展合作科研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方面,大学与企业与政府合作更为紧密。瓦格宁根大学绝大多数知识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是与企业合作完成。瑞典农业大学注重与使用知识的用户合作。戴维斯CAES和康奈尔CALS设立的推广机构即为州级合作推广机构,形成了学校与州政府紧密的合作关系。
(五)强化管理,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由于学校发展的需求以及财政的制约,世界涉农院校普遍面临师资和设施等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在努力增加办学资源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高效配置资源,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
1.适度扩充队伍,重在优化配置
首先是围绕核心发展领域引进人才,并注重人才结构的多样化。戴维斯CAES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引进教师,特别是学科领军人才,保持学院现有核心优势,同时增强在新兴学科领域的竞争力。康奈尔CALS重点围绕核心领域引进人员,增加具有国际化背景、女性和少数民族职员的比例。瓦格宁根大学国际教师的比例达20%,仍然进一步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其次是把博士生和博士后纳入兼职教师和学术研究队伍。此举也是缓解教学科研队伍不足,优化校内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2018年瓦格宁根大学(不包括独立科研机构)兼职教职工比例达到42%,其中包括雇佣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戴维斯CAES博士后和学生助理(助教和助研)占学术队伍整体数量的60%2019年瑞典农业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中博士生数量占20.5%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瓦格宁根大学近年来学生数量增长较快,导致教室、宿舍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学校一方面在投资建设教室等新设施,另一方面也通过调整课程安排、延长白天授课、增加夜间授课时间提高教室利用效率。另外,也注重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措施(例如在线教育),鼓励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减少对教室使用的依赖。此外,学校每年投入购置高端科研设施,同时鼓励外部机构合作使用科研设备,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康奈尔CALS进一步改善本科生教学实验室等设施,支持教学、科研和推广服务,由于尖端仪器设备日益昂贵,学院也注重与其它机构合作建设和共享使用[8]
3.多方增加投入,高效配置财政资源
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财源的支撑。2018年瓦格宁根大学总收入中政府占64.7%(不包括独立科研机构),比上一年度减少1.1个百分点。2019年瑞典农业大学的这一比例为51%,比2017年减少了1个百分点。虽然政府投入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由于政府投入比例在减少,多方增加投入是一个普遍做法。瓦格宁根大学重在增加科研收入、成果转化收入、投资收入、社会捐赠和学费收入。戴维斯CAES通过捐赠基金,建立种子资金(Seed Money)支持教师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康奈尔CALS提出既要扩大资金来源,更要实行成本控制管理,例如基于重点发展领域和绩效进行资源配置[9]
二、启示与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涉农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世界一流涉农院校办学经验,提出以下启示与建议。
(一)拓展服务领域
与世界一流涉农院校相比,目前我国涉农高校的服务领域还相对较窄,对国家和全球的一些重大挑战关注还不够。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涉农高校应在解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气等自然资源的系统治理与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材料、气候变化、城市环境、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城镇化和攻坚脱贫)、绿色农林业生产模式等。此外,当今传染疾病也成为影响我国和全球人类健康的又一重大挑战,这一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其中涉农院校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人类自身的健康离不开动物、植物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世界上75%新发的传染病(如埃博拉、西尼罗、禽流感等)是由动物传到人类[10]。我国涉农院校在动物、植物和生态环境学科方面具有较好基础,未来应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把防治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虫媒病等),保障人类健康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发展方向。
(二)完善新农科内涵和学科专业布局
应依据涉农教育解决问题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新农科的内涵和学科专业结构。解决现代农林业生产等重大问题,需要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知识等多学科的支撑,新的问题领域需要新的学科支撑。此外,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新农科应是一个学科集合群,不仅包括传统的农学(作物、动物、植物、兽医、林学、草学等),也应包括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和社会科学,这应是新农科的知识体系和基本学科结构。其中应加强生物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社会科学(生物经济、乡村发展、城市发展、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和交叉学科(智慧农业、智慧林业、营养与健康、人畜共患病学和生物医学等)[11]。由于气候变化、传染病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国涉农高校还很少设有气候变化专业,许多也未设置兽医公共卫生专业,因此应特别加强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学科专业。借鉴国外经验,也应增设全球健康专业。综合性涉农高校应借助其学科综合优势完善新农科学科专业体系。独立设置的涉农高校应按照新农科的内涵,增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三)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在学校内部协同方面,首先应健全科教融合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教育。改革教师科研评价机制,改变从单纯看项目、经费、论文、获奖数量转变为包括关注科研育人效果,激励教师把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完善优质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健全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制度,保障将大型仪器设备充分应用于本学生实习实验教学。其次应完善跨院系、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增设跨学科专业,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与学校外部协同方面,应完善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鼓励农林院校与当地农林科研院所实质性合并,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质性合作,提升合作办学质量。
(四)加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
首先,涉农院校,尤其是“双一流”涉农院校应把科学研究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先进科研平台建设,为开展尖端科学研究提供必要条件。完善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加强校内不同院系、学科之间以及国内外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协作,并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部门协同提升创新能力。其次,鉴于我国涉农院校基础研究普遍偏弱的问题,应特别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应用研究创新筑牢基石。应用性研究应与企业和技术用户密切合作,紧密贴近生产实践和社会需求,实现急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再者,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2020年科技部、教育部专门发文强调,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提出全国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多的高校普遍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明确技术转移机构是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提供全链条、综合性服务的专业机构[12]。涉农高校也应加强专业化的技术推广机构,完善与大学科技园、校内外企业协同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增强服务全球能力
“双一流”涉农院校不仅要坚持“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也要服务世界,增强服务全球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首先,设置全球或区域农业、林业、环境和国际发展等专业和课程,培养具备全球胜任能力,能够解决国际问题的人才。其次,提升留学生生源质量,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通过增设国际化的专业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吸引高质量的留学生,增加留学生的数量,并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建立学生交流关系,既选配优秀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学习,也吸纳国外高水平大学学生来校交流学习。第三,拓展研究范围,增设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加强对国际或区域农业、林业、环境等领域研究。积极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同一健康”提出的与涉农院校有关重大问题,加强与国外高水平涉农院校和科研机构及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研究解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气候变化、可替代能源、人类健康(动物健康、环境健康等)和可持续发展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六)完善资源高效配置与利用机制
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和落实国家对“过紧日子”的要求,高校既要努力扩大办学资源,更要高效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财政资源短缺是未来我国涉农院校面临的重大挑战。据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2020年预算统计,平均每校预算额为59亿元,其中6所农林院校预算额平均为34.4亿元,与整体平均额相差近25亿元。农林院校预算额最高的中国农业大学为53.96亿元,也未达到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平均水平。农林高校原有条件基础薄弱,创收能力较弱,所面对的财政压力会更大。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林高等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高校应强化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形成以重点发展领域和绩效评价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鉴于我国多数涉农院校生师比较高,既应围绕重点发展领域,扩充教师队伍,也应借鉴国际经验,把博士生和博士后纳入兼职教师和科研队伍。此外,应加强与其它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校外机构的合作,实现校内外资源设施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北大仓行动”:掀起高等农林教育新变革[EB/OL].2019-09-23[2020-6-30]. 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909/t20190925_400935.html.

[2]董鲁皖龙.全面提升高校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9-09-161.

[3]College Academic and Strategic Plan[EB/OL]. [2020-07-23]. https://caes.ucdavis.edu/about/reports.

[4][6]SLU Strategy 2017-2020[EB/OL]. [2020-06-30]. https://www.slu.se/globalassets/mw/org-styr/styr-dok/vision-strategi/slus-strategi-2017-2020-160616-en.pdf.

[5]About Wageningen[EB/OL].[2020-06-20].https://www.wur.nl/en/About-Wageningen.htm.

[7]SLU and Agenda2030[EB/OL].[2020-06-30].https://www.slu.se/en/about-slu/facts-visions-och-values/slu-and-agenda-2030/.

[8][9]CALS Strategic Planning[EB/OL]. [2020-07-10]. https://cals.cornell.edu/about/priorities/strategicplan/.

[10]One World, One Health[EB/OL]. [2020-06-30]. https://www.oie.int/en/for-the-media/editorials/detail/article/one-world-one-health/.

[11]陈新忠,陈焕春,王欢慧.危机与转型:世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展望——国际高等农业教育论坛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高等农业教育,2018,(6):3-6.

[12]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Z].(国科发区﹝2020133号),2020.

作者:李 勇,江南的注册网址高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信丽 ,江南的注册网址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北京 100083。原文载《高等农业教育》2020第6期。


邮编:100083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 电话:010-62338399 Email:gj@bjfu.edu.cn
Copyright ? 2012 江南的注册网址高教教育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