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江南的注册网址_江南软件合法
EN

我校水土保持专业五十年建设、发展历程随想

作者:来源:水土保持学院发布日期:2022-09-20

由1958年国家下达我校筹建水土保持专业任务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回顾这一历程,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好在,现在可以说我们没有辜负国家重托,终于奉上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现在,随想一番,聊作纪念。

我国高校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于1958年在我校诞生。

1958年是新中国的大跃进之年,那时,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斗志昂扬,全心投入国家建设,其中,动员群众最多、涉及国土面积最为广阔的山区建设、治山治水、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热火朝天地兴起。国家有关部门在推动这项工作中很快发现,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建设工程中竟然缺乏能够很好适应工作需要,能够有组织、有规划、适应工程施工要求,并能取得预期成效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于是,立即向有关高校系统发出尽快组建高校水土保持专业,尽快向生产部门输送水土保持高级技术人才的指令。在这样一个紧急而相对困难的任务面前,据说,有些相关高校多强调困难,而采取观望态度。当时的北京林学院领导,明知困难较大,在国内外尚缺乏可以参照的经验与模式的情况下,还是想国家之所需,急国家之所急,毅然决然地承接了筹办我国高校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的任务,并立即开展组建专业的工作。以关君蔚先生为首的团队,着手研究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组织、聘用教师队伍,在学校支持下确定从林业专业抽调56级、57级各一个班学生转学水土保持专业,接受本专业教育,保证于1960年、1961年向国家及时输送合格的水土保持高级技术人才。就这样,我们迈出了水土保持专业的第一步,走上了专业建设发展的征程。现在想来,校领导的勇气与决定是何等具有远见!我们水土保持专业教师团队又是多么值得我们敬重啊!

50年中前20年(1958~1979)所走的路

这20年中,党和国家始终关注和推动着以下几件大事:农业、农村所有制改革、农业生产力发展、江河治理、山区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生态防护林建设、生态重点区域科学考察、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水土保持专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师生们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全国沙漠科学考察、黄土高原考察、地方上组织的区、县级大地园林化规划和山水田林路水土保持规划。结合这些生产实际所组织的专业教学,既完成了生产任务又开阔了师生的视野,熟悉了社会,还能学习到专业的技能和工作才干。这些都是单纯地在学校条件下难以学到的。

学校迁往云南时,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学校以搞政治运动为主,水土保持专业为了加强师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北上开门办学,使师生再一次深刻认识到“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性。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在这一特殊条件下,开门办学的一个片断地点,选在山西省西北角黄河岸边的河曲县。这里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自古就是“男人走西口,女人挖野菜”的苦地方。在农业学大寨时期,这里规划治理得好,山水田林路合理安排,特别是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梯田、淤地坝造田)、林果建设、护坡护沟生物措施、牧草场栽培等建设管护的很好。因此,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善。这次开门办学的组织是:领队由工宣队派出,为昆明钢铁厂工人,学生是工农兵学员,教师为以关君蔚教授为首的教师团队。办学的主旋律是向群众学习,向生产学习,拜群众为师。“群众老师”在现场讲课时,全体师生始终专注地边听、边看、边记、边思考,有时“老师”还手把手地教生产技术。

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教师团队,在教室里补充上课,扩展内容,介绍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技术。学生反映这样的教学对他们帮助较大,使他们能学到真东西。在他们的学习总结中,多数学生表示愿为国家的水土保持事业奋斗终生。教师们也体会到这种结合生产实践进行的教学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牢固而深刻。

50年内后30年(1978~2008)所走的路

这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的胜利,经济建设空前发展,生态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进。国强民富,国家以大国、强国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受到全球的重视和尊敬。

改革开放,国家急需大批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应该说抓教育、恢复高校招生、完善教育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初战胜利。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建设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

在新的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再次重申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极端重要的。

在这一阶段,国家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总结建国以来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确立了“以小流域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单元”的治理路线,开启了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将生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作为治理的关键。

20世纪末,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部署,其中,将西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保护天然林(包括现有植被),退耕还林还草;经济开发项目必须与生产建设同步规划与实施以及加强法制,加强管理等重大措施。上述各项在其付诸时候也已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作用。

在大好形势下,我校水土保持专业先后改制为水土保持系和水土保持学院。1985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立,使水土保持教育和相关学术团体互为依托,相互促进。

为适应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我校水土保持专业结束了长期单兵独战的状况。据悉,京内外相关高校“雨后春笋”般地纷纷组建水土保持专业或类似的专业20~30家。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校水土保持专业教学改革将走向何方?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应该说我们专业办学20年(1958~1978)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一路走来是正确的,当然,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绩,也有失误。关键是,如何在新形势下,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总结经验,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改革道路。经反复论证,终于提出了一条符合专业教育特点和国情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道路。历经近十年的努力,全系师生团结奋斗,反复实践和探索,证明这条三结合的办学道路是走得通的,是正确的。

现就“三结合办学道路”要点略加说明如下:

关于专业培养目标不仅办学者要非常明白,入学后的学生也同样要清清楚楚。不仅在入学时要听老师讲述,在学习期间,通过教学实践,也将不断地加深认识,以明确自己将怎样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将如何为人民服务,从而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关于教学。通过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要求学好课程中当今的新鲜知识与技能,加强实验实习的动手能力。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来自于课堂,更多地要求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生产劳动、水土保持治理规划以及科研项目的研究、观察(测)等,他们除了向任课老师、指导老师学习外,还应向生产实践中的能者以及同学之间通过相互研讨、交换心得而相互学习。关键是发挥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钻研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前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最后对其学习成果和收获的考核与检验。毕业论文的基本环节,包括:选题、收集材料、提出论文计划、科研观测(观察)或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与整理、论文写作、论文宣读与答辩。完成论文并提出答辩的全过程,对每个学生都是全面的锻炼和提高,用学生们的话来说,给他们终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指导教师。专业课指导教师是“三结合”办学的指导者、组织者,他们同时又多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主持者。因而,他们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为人师表者。因而,大部分承担任务的教师严于律己,勤奋学习,不断进取。通过勤奋工作,在很好完成任务的同时,个人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以及与学生之间自然形成的师生关系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因此,我们深切地感到“三结合”办学道路又是培养、提高老师素质和其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于基地建设。通过教师承担的国家级的或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必须精心选定适于进行或完成科研任务的科研基地并确定周边可作为将来科研成果推广、检验的延伸区。这样的科研基地所提供的生产、科研、文化教育、社会调查乃至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等,将成为实现教学与科研及生产相结合的重要平台。

关于所培养学生的素质。几年来,我们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等参加工作后,普遍能适应工作需要,吃苦耐劳,社会工作能力和事业心强,有优良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些单位点名要我们的毕业生到他们那里工作。

我们“三结合”办学道路的经验,曾在我校和在杭州(1987年)有全国70多所农林院校参加的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发言,受到普遍的肯定和欢迎。这次会议在全国14家报刊上(包括《江南软件合法》、《中国高等教育》等)载文报导,许多兄弟院校派专人来我校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1986年中央领导胡启立同志,到我们位于宁夏西吉教学科研基地视察时说“感谢你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精彩的论文写在西吉的大地上,这比坐在房子里写论文更有意义。”

1989年,国家教委颁发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我校以《试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办学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获得此奖项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办学道路一路走下来,尽管当今专业教育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坚信,这条路是正确的,符合国家队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党和国家始终关怀着我们这支专业教师团队,只要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组织上总是给予我们超值的表彰和奖励。50年来,不少同志获得国家人事部签发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不少同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光荣地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隆重的表彰大会;还有的同志获得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财政部联合表彰的“八五”期间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这种奖励带着关怀,期盼着大家对国家的贡献更高些、更多些、更大些。

我们这个教师团队的带头人关君蔚老师,终身为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辛勤工作,为水土保持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光荣称号,应该说这也是我们专业教师团队的光荣。

我,这个曾是水土保持教师团队中的一员,已垂垂老矣!记得有位古圣先贤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当然,咱们没有人家那么高的境界,不过,每每与我们水土保持英才们相聚、畅谈、欢笑时,确实是其乐无穷。

(作者于1953年毕业留校,前水土保持系系主任、教授)


江南的注册网址_江南软件合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