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江南的注册网址_江南软件合法
EN

回忆王礼先教授:绿色大地的守护者

作者:来源:水土保持学院发布日期:2022-09-20

个人简介

王礼先,水土保持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与流域治理分会理事长、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术带头人。195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在维也纳农业大学获流域治理专业博士学位,回国后首次提出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

首次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遥感技术,应用于中国山区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调查和水土保持规划;将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引入山区流域治理;主编中国第一部《水土保持工程学》,界定了中国水土保持的内涵、目的、原则与措施体系;1993-1995被UNDP聘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谈判委员会顾问,1995年被全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及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聘为高级顾问。40多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级二等奖4项,主编、合作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值江南的注册网址6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荣幸的采访到了令人尊敬的王礼先教授。当我们来到王教授的办公室时,他已经等候多时了,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进入房间,一个个书柜首先映入眼帘,一部部力作整齐有序的摆放在里面,中间一层上放着一张王礼先教授在获得“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时的获奖照片,王教授的脸上流露着自信、自豪的笑容。

老教授高高瘦瘦,身躯挺拔,两鬓斑白,虽然已入耄耋之年,但是岁月并没有带走他对知识、对学术的那份追求和执着,白发和皱纹是对他一生事业的见证,越发显得精神矍铄、更加睿智。老先生思维敏捷,谈吐清晰,对我们讲述着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与我们分享自己人生轨迹中那些重要的时刻。就这样,我们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对老先生的探访之旅,一切显得那么真切,就像一位老者、一位师兄、一位朋友一样,之前的些许紧张就这样逐渐淡去,我们沉静在老先生的思绪中,久久回味着其中的酸甜苦辣。

这位著名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家,为我国的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事业艰辛奋斗了几十年,历经无数的风风雨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的奇迹,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史上写下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篇章,他是江南的注册网址有史以来最令人敬佩和景仰的教授之一。

艰辛历程塑造光辉事业

1934年1月23日王礼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职员家庭。1940年,因抗日战争,他随家逃难到四川省的重庆市郊区,在裕华小学读书,毕业后考上了一所基督教会学校––广益中学。1950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了重庆市广益中学第一任团支部书记。1952年春,中学毕业后,他参加了重庆大学的升学先修班学习,同年考入北京林学院(今江南的注册网址)林学专业。在绿色的校园里,他不仅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思想上积极进步,还担任学生工作,曾任团支部委员、班长、院学生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平时还注重体育锻炼,兴趣广泛,会跳舞、会拉小提琴。1956年,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并于第二年毕业留校,在林业系森林改良土壤教研组担任教学工作。

1958年参加林业部组织的黄土高原造林设计技术学习大队,听取苏联专家主讲的干旱地区造林技术与规划设计方法。1959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完成了内蒙古地区造林调查设计的研究工作。从1960年到1965年6月,他主讲水土保持工程学,并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水土保持工程学》讲义,同时,他还兼任教研室副主任。1965年7月至1966年6月,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年。

1979年,他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派遣到奥地利学习荒溪治理,在两年中他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荒溪治理的措施体系》,论文成绩与答辩成绩均为优,获维也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在国外获得水土保持学科领域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学成回国后,他致力于把在国外学到的知识用于教学、科研中去。1982年至1984年间,他除了完成了教学任务外,在北京、山西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支持下,结合海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开展了“小流域土地资源信息库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遥感技术,用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规划。同时,他还主持编制了《华北土石山区荒溪分类调查工作细则》。1986年人事部授予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7月,他被破格提升为教授。  

1987年至1992年,他担任水土保持系主任,1993年至1996年担任水土保持学院第一任院长。1990年9月,他受聘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农村林业培训中心(泰国),讲授农地林业与水土保持。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受聘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谈判委员会顾问,参与公约起草工作。他从1995年起担任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高级顾问;1994年2月起任第三、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8年至1993年任全国高等林业院校水土保持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1994年至2000年任全国高等林业院校环境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199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任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土保持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已培养出博士生26名,博士后2人,其中3名被评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5年他还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自1996年至2000年担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工程》项目“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总负责人,在专业整合、专业规范、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获北京市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

王礼先在奥地利学成回国后,将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荒溪治理的经验应用于中国,于1982年首次在中国提出荒溪分类的概念和方法。同年8月,北京市密云县山区许多山沟暴发了山洪泥石流灾害,王礼先受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委托,主持开展山洪泥石流沟道分类调查,并在山区沟道分类的基础上,绘制出可能发生灾害的危险区图,加强灾害的预报及合理安排危险区内居民向外搬迁的工作。1991-1995年,他结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开展了“北京山区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技术的研究”。王礼先将他在奥地利学习的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的经验与北京山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通过反复实践和验证,编制了《北京山区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工作细则》。该细则首次在中国应用定性与定量评分相结合的方法,选取6项荒溪分类判别因子,建立判别模型,为山洪泥石流的动力参数计算与防治措施设计,提供了依据。在荒溪分类的基础上,对有人居住的沟道,按照5项判别因子的评分结果,绘制出危险区图。此项成果获199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北京市各山区县已利用该技术,完成了全部山区近1万平方公里分类调查与制图任务,建立了北京荒溪分类与危险区信息管理系统。为进一步研究“山洪泥石流灾害实时预报系统”,1996年8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立项,他主持开展了“山洪泥石流灾害实时预报技术研究”,运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北京山区雨季未来24小时降雨量的分布,实现汛期山洪泥石流灾害危险的每日预报,对防洪减灾具有具有重要意义。研制开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洪泥石流灾害预报》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他在“七五”攻关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效益评价”研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1990年他主持了编写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生态林业工程技术体系的研究”建议书及可行性报告,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列为“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内容涉及“三北”、长江、沿海、太行山4大区域的20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45个独立的专题。1995年底由他主持编写的该项目总验收报告,得到专家好评。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1994-1995年间,他又主持编写“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报告,也得到国家的批准。

从1991-1996年,他主持的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长江中上游山地防护林水土保持与水文生态效益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是采用坡地人工降雨、径流小区及流域对比的方法,对实验流域内防护林的林冠截留、降雨入渗、径流、壤中流、侵蚀产沙、径流水质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填补了长江中上游山区防护林生态效益定量研究的空白,首次提出了评价防护林生态效益的数理模型、统计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模型。专家鉴定时,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防护林水土保持水文生态效益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还主持的“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林效益的研究”,查明了由刺槐、油松、侧柏、栎树等8个主要防护林树种对土壤侵蚀、土壤入渗、土壤持水能力以及径流水质的明显作用,提出了评价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的定量指标。   

王礼先教授最早将国外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遥感技术用于中国水土保持规划工作。1982年,他就提出了将小流域土地资源信息库应用于水土保持规划的技术方案,主持编写了适用于海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小流域水土流失调查与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细则》,并在规划实践中得到应用,培训技术骨干达400余人,使外业调查工作速度提高20倍,降低成本50%,内业规划速度提高400倍。1985年,该成果“小流域土地资源信息库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黄河、海河、长江、珠江等流域推广。他本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将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山区流域管理。该成果于1984年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写水土保持方面的多部著作。王礼先应聘担任分支《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水土保持条目主编,他与关君蔚先生合作编写《水土保持》及《水土流失》等领头条目。明确中国的水土保持是指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而不单是土壤侵蚀的控制,这一定义已被中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以及有关教科书所引用。1995年他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水土保持工程学”教材,获林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000年被作为“面向21世纪教材”再版发行。 1993-1994年包括王礼先在内的14位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出版了《水土保持学》巨著,拓宽了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理论基础与措施体系,被水土保持学界认为是我国水土保持学科八十年代以来代表作之一,并被列为国际交流教材。该书首次提出中国山区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应包括7个方面,即:流域水文学、土壤侵蚀原理、生态经济学、系统论、大系统控制论、景观生态学及可持续性准则。指明了中国山区流域治理的实质是山区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系统的保护、改良与可持续经营利用。他还将多年来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诸如“流域管理信息系统”、“小流域土地资源信息库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评价”、“荒溪分类与危险制图技术”等编入书中,成为中国水土保持学科在新的发展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1993年2月起,经我国政府推荐,王礼先教授被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谈判委员会聘为由15人组成的“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多学科顾问组”成员,他代表中国参与制定防治荒漠化公约,并于1993-1994年先后6次赴日内瓦参加了顾问会议,承担该公约的起草工作,而且受托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撰写“中国防治荒漠化的经验”、“中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中国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等国情报告。该公约涉及荒漠化的定义、缔约国的义务、防治荒漠化的行动方案、国家间科学技术合作、机构设置与资金机制等方面。王礼先根据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对有关条款提出了意见,并反映在该公约之中。他应顾问组主席的要求,介绍了中国防治荒漠化、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山区流域管理以及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经验。他根据这些内容编写的英文报告,均已编入有关文集,送发给100多个参加防治荒漠化公约谈判的国家。

除了向国外介绍中国的情况与经验外,他还注意在国内介绍全球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明确指出国际上通用的荒漠化概念不同于中国惯用的沙漠化概念,除了风力侵蚀以外,还包括水力侵蚀以及自然植被丧失所引起的土地退化。根据他和一些科学工作者的建议,中国政府正式电告联合国有关机构,将“防治沙漠化公约”的中文译名改为“防治荒漠化公约”。将公约中的术语“Desertification”,由沙漠化改译为“荒漠化”。

1994年10月,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在防治荒漠化公约上签字。1995年他被全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及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聘为高级顾问,多次参与中国防治荒漠化行动方案与全国荒漠化普查、监测方案的研究与决策。为了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他主编的《中国防治荒漠化》(英文版)一书,已于1996年正式出版发行。1995年被全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及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聘为高级顾问,多次参与中国防治荒漠化行动方案与全国荒漠化普查方案的研究与决策。1998年受科技部农村科技司、林业部科技司、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委托,牵头主持编写“走出中国荒漠化防治的误区”战略研究报告,提出我国防治荒漠化的目标与对策。他至今仍担任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学术带头人。

永不放松对知识的渴求

在老先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最新的水土保持领域的相关文件和书籍,王教授就是与这些书籍资料为伴,用勤奋做基石,才取得了今天的诸多成就!

当我们与王教授谈论起大学生活和学习时,老先生依然是记忆犹新,回想起每一件事情来,总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那时的苦中作乐,我们更加感受到像王教授这样的一大批学者他们过去的艰辛,也更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充满敬意!

老先生总是说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时期,他不仅在学习上刻苦认真,保证每天八节课的课程学习一节不落。他每学期都有一张油印的课程表,每节课前他都会认真进行15分钟的预习,弄懂当天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晚上还会进行作业和习题的训练,天天如此。正是这样的严于律己,他做到了每门功课成绩名列前茅。老先生在学习期间决不会考虑其他的事情,必须按照计划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文革期间,由于身处当时的环境,学生们的正常学习都打断了,老先生说在那段特殊时期他们是“劳动为国”,即便是这样,他依然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利用闲暇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厚积待时勃发。

我们问到学生该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社团工作时,老先生颇感欣慰的说,自己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思想上进步,积极参与并组织各项学生工作,曾任团支部委员、班长、院学生会副主席、主席等职。老先生兴趣广泛,平日里喜欢欣赏轻音乐,会拉小提琴、唱京剧,舞跳得也好。周末他们还会邀请一些电影明星们来校,举办诗歌朗诵会、舞会等活动。从他自己的经历,他认为学生社团工作是很要必要的,不仅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也是对能力的锻炼,即使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期间,老先生仍然喜欢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

在江南的注册网址的校史上,搬迁至云南办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老先生回忆起这段峥嵘岁月,感慨万千。当时的学校条件极其艰苦,全校师生被发配到大理、楚雄州、玉溪、红河、等林业局数十个林场劳动,相隔百里,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学习条件。即便是这样,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学习,在这段时间,他参加了英语学习小组,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为他以后的出国留学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我们告诫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都是取得成功的必备要素”!

1979年,他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派遣到奥地利学习荒溪治理,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他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并且论文成绩与答辩成绩均为优秀,成功获得了维也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国外获得水土保持学科领域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今天,他的论文还依然被摆放在学校的图书馆内。其实,在他公派出国留学期间,国家和学校的要求只是进行学习进修,没有要求他读取学位,根据当时奥地利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农学领域的博士论文必须用德文撰写,用德语答辩。这对于初到异国他乡的人来说,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拿到博士学位,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王先生做到了!他在没有任何德语基础的情况下,只用了一年,用德语完成了厚达500页的博士论文《 中国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荒溪治理的措施体系》,并用德语进行答辩,顺利的获得了维也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国外获得水土保持学科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王教授以他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我们: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只要肯用心,没有学不到的知识;只要肯勤奋,没有实现不了的奇迹!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信息化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研究如何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遥感技术应用于中国山区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调查和水土保持规划时,对计算机的一窍不通的老先生,他毅然决然的学习起计算机来,和其他同事一道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回忆起当时的条件,老先生颇有感触,当时实验室使用的都是“286”这样的计算机,一个简单的模型函数计算就要进行一整天,而现在仅仅可能就是几分钟的事情。最终,老先生还是带领整个团队首次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遥感技术应用到了中国水土保持的工作中,在后来还继续完成了对北京荒溪分类与危险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我们问到对于学习和生活的座右铭时,老先生沉思了一下,说道“自己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二字”,无论是在治学还是育人的过程中始终秉持这一理念。他从学生时代起,就把“天才出于勤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说,不论任何事情,要么就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为了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习惯,在工作、学习中,他无所谓寒暑假、节假日,加班加点是常有之事。“勤学如芳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厌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句话是他经常用于自勉的警句。尽管王教授在学生时代承担了繁重的学校社会工作,但他的学习成绩仍然保持优秀水平;而且,在毕业留校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的俄文译著《山地造林技术》一书于1958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老先生意味深长的对我们说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把时间放在刀刃上,才能出成绩、才能成功。必须要善于利用时间,抓住一切能够学习的时间,不能白白让机会从我们身边溜走。”王先生还告诫我们说:一定要学会控制住自己,处理好主业与兴趣爱好的关系。该学习的时候就专心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痛快地玩儿,用效率换取时间。

积极培养后继人人才

在江南的注册网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王教授也做出了很大贡献。王教授现在已经桃李满天下,他的很多学生正是以王教授为榜样,因而大有作为。

老先生对培养学术人才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强调学生所取得的任何科研成果,都要力争公开出版发行,做事“走一步要有一个脚印”。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工作负责任,对科学研究精益求精,也能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在我们的交流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老先生对于学生们的希望,希望我们能够了解到国家培养人才的真正意义,考虑什么是国家需要的科研成果,而不要投机取巧。

由于水土保持科研工作的环境特别艰苦,需要长期的外业工作。老先生在培养研究生时,特别注意外业实践的重要性,他常常亲自带学生一起采取实验数据和土样。老先生说,要干一行爱一行,虽然条件艰苦,要学会苦中作乐,锻炼自己坚韧的品格;如果想要做出成就,就要忍得住艰辛,耐得住寂寞,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一个强健的身体对于我们水保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学习真理,得到收获,将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提倡培养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重视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他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和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对我们的希望。他要求研究生能够在学习中加强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相互结合。老先生说,当年他搞流域信息化建设研究,需要相关计算机的编程知识,还需要运用数学函数,并要将这些与流域基本要素结合起来,不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很难完成的。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不仅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更多的是需要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在采访中,老先生随意的谈起了他的学生来:“在我这些学生中,像余新晓、张志强等等,都是很勤奋、刻苦、务实的人。”他向我们介绍到:余新晓教授,目前是江南的注册网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获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历任水土保持学院院长,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出版了很多学术专著和论文,科研成果获得过国家二等奖等。张志强教授,现任江南的注册网址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是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会员,中国林学会会员,《中国城市林业》杂志编委。

老先生退休后依然在为国家的水保事业忙碌着。他每天坚持来办公室工作,虽然早已不担任课程教学,但他依然是好几家刊物的审稿人,还要负责对研究生稿件的审改他工作。在闲暇之余,他也会做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说,每周日都会收看中央五套的拳王争霸赛,平日喜欢听听轻音乐,也喜欢听流行音乐。采访中,老先生一时兴起,还给我们唱了两句李健的《传奇》,这让我们后辈人真实地感受到了王教授的和蔼可亲。

王教授的一番亲切教导,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将精力集中于你所要做的事情上,精益求精,勤奋刻苦,才能不断进步。

最后,我们再次感谢王礼先教授对我们这次采访任务的支持,这不仅仅对是老先生的敬意,也是对我们一次深刻、真切的学习之旅,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必将影响重大。王老先生的学习经历和科研精神,将激励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征程上一往直前!让我们再次祝愿老先生:身体健康,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寄语:珍惜分秒勤于学,勇攀高峰不停步!


江南的注册网址_江南软件合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