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榜样力量丨北京市级优秀毕业生童玲
榜样力量丨北京市级优秀毕业生童玲

童玲,女,26岁,共青团员,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及传粉生态学等领域。在读期间代表性学术成果为聚焦繁殖生态学核心,探究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轮叶贝母的繁育机制,揭示了该物种的繁育特性及对早春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并为贝母属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本人积极参加校内外献血、书信陪伴留守儿童等志愿活动。

人生格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值此遍地秋叶之际,我不禁想到这已经是我在北林的第7个年头了,回望研究生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有以下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1.学会独立学习

研究生的学习相较于本科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需要在文献的海洋里汲取知识,不再是有考试来检验你的学习效果。研究生需要掌握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相较于本科的知识体系有着极大的提升,故一定要将学习态度转变为主动且深入地学习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第一学年课程的学习是了解不同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的绝佳途径,专业课的老师们不仅将自己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展示给同学们,更多的是将自己实际研究中的经验传授给同学们,并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术研究。在此感谢每一位老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很多文章都说研究生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读研3年、5年还是本科生。我是很认同的,当问题来了,我们要去思考如何妥善解决,不止一个方法来解决,并且事后归纳总结出适合问题的较好结果的解决方法,一旦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成为一种框架,那么不管未来遇到什么难题,我们都可以从容面对。研一在完成培养环节修够学分的同时,我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沉淀,一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研读文献,精读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最新文献和经典文献,运用笔记软件进行归纳对比,将觉得有用的内容摘录进行思考,不懂的内容及时与老师讨论,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厚积薄发,只有当文献的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才会引发质变,到了写文章时才会得心应手。二是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如学习GISRpythonPS,数据分析,英文写作等基础技能,这些适用于科研的各个学科,是基础也是黄金技能,能让你处理数据、绘图、写作时事半功倍。

2.学会平衡科研与生活

读研的日子就像“孤军奋战”,我们为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衣带渐宽终不悔”,常常会感到焦虑和疲惫,我也曾迷茫过一段时间,找不到好的思路,持续在改文章的头疼中。后来我开始去每天抽一个小时去跑步,完全地放空自己,当压力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的科研生活时,要学会做减法,给脑子放个假,去仔细感受生活的美好,墙角的花草,街边的洋白蜡,林之心的草坪与溪流,或者去阅读、画画等,身心放松过后,以一个更好的状态去面对科研任务。每天安排好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科研的进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意志力的考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寻更多的勇气去投入到科研中。相信自己,坚持下去。

3.学会合作与交流

科研不是完全的“闭门造车”,我们可以发现那些高水平的文章发表都是一个团队的努力成果。读研的过程也要注意交流和合作,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无法脱离集体对他的帮助,并且,研究中的很多困难、繁杂的工作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另外,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成果也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我所掌握的知识对任何人都是不加保留的,我甚至希望身边的同学们都能在不同的方向做的比我好,因为这样也可以促使我不断的进步。我们教研室的师兄师姐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研一时期每周召开组会,他们会将最新的植物叶绿体组装拼接技术和相关的软件使用知识进行讲解答疑,这种乐于分享的奉献精神是科研进步的一大推动力,再次感谢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师兄师姐们。研二期间我几经修改,发表了自己作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这期间有导师的多次认真指导,从内容到结构,从作图到语言提出各种极具精华的建议提升了文稿的水平,也有师姐为文稿的修改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还有师妹的反复校对和润色,我切身体会到一篇文章的发表实属不易,凝结了很多人的付出。

科研长路漫漫,再次感谢所有人的帮助,我也将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带着读研的勇气和智慧继续努力学习和生活。我相信研究生的经历不仅仅是岁月的斑驳,更是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引领我们稳步前进。

来源:童玲

审稿:任忠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