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 学生记者专栏--志愿北林,温暖有你
志愿北林,温暖有你
来源: 作者:学生记者 徐琳琳 李淼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16-12-27)

北京的冬天依旧寒冷,然而料峭的寒风吹不散北林学子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的热忱。十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评选已然落下帷幕,但北林人的志愿善举仍在继续,北林的志愿精神将继续被一届届传承,永不熄灭。

志愿北林––2016年度十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经过线上线下投票等一系列评选,2016年度江南的注册网址十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产生最终结果。来自各个学院,各个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凭借优秀的志愿服务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志愿工作获得学校表彰,激励着各大志愿团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中国园林博物馆系列活动在本次评选中拔得头筹,园林学院的莘莘学子结合自身所学,利用与园林相关的专业知识,参与引导讲解、活动助教、活动文案撰写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园林学院学生会志愿者部通过开展富有创意、参与度高的志愿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园林人愿将“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决心,传递给更多想要认识园林、了解园林的人,唤起人们保护园林的意识。“知愿同行博晓园林”,这是该志愿活动的口号,也是园林人的精神与信仰。

冰心曾这样形容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视力却不愿与你交流,有听力却对一切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无法为常人所理解“,他们像星星一样纯洁,也像星星一样冷漠,看似距离很近,却似乎永远无法走近他们,他们––来自星星的孩子,需要有人来走进他们的内心,帮他们开启新世界的大门。我校人文院心理系雷秀雅教授创办的“彩虹宝贝”,以科学的专业服务,为自闭症儿童提供良好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志愿者们怀一颗真挚的心,以耐心的沟通和温暖的陪伴,帮助自闭症儿童慢慢走出自己的小小世界。此外,园林学院的莎利文系列志愿活动为聋儿带去爱与温暖,通过文化墙绘制丰富着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同时,聋儿帮扶活动为孩子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志愿活动已经进行了四载春秋,它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也会继续陪伴他们前行的路,“凝爱聚彩园林梦,织稚绘暖志愿心”,莎利文幼儿园园长已对组织与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表达了最好的肯定。

在北林校园内,各项志愿活动在方便着每位北林学子的学习和生活。材料学院的“包你放心”志愿服务,提供了免费看包服务,同时准备了跳绳等运动物品以供使用,使操场上锻炼的师生能够无忧享受运动时光。经济管理学院的“图书漂流”活动,把一本本被闲置以至落灰的图书变成一个个漂流瓶,汇入大海,等待需要它们的有缘人来续写一段新的故事。图书漂流使捐赠者获得更多的室内空间,为跨专业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提升了图书的利用价值,同时节省了北林学子吃土生活中的一笔开销,实乃双赢。

北林的志愿活动从未止息,积极投身志愿活动的志愿者们也在其中收获了自己的思考与感动,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中不变的是:北林志愿精神会在代代北林人的传承下发扬下去!

温暖有你––大学生与志愿

大学校园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们不光要在大学里学到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还要慢慢熟悉社会人的属性,与将来要面对的外面的世界相接轨。志愿活动涉及各行各业,它的受众面远比实习、竞赛更广,大学生以一种自发的行为回馈社会,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这样没有任何功利性的活动能让每一个人回到最纯粹最真实的自己,奉献这场青春韶华里最美好的善意。

江南的注册网址的校训是“知山知水,树木树人”,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写道,“因为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着去爱这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是的,因为感激,因为爱,因为所有的渺小都可以不凡,所以我们珍惜天地山河,珍惜每一个生命。江南的注册网址作为高等绿色学府,不仅为祖国培育葱郁绿林,更教授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心系善念、无私为人,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志愿活动能在北林年复一年地传承下去,渐渐成为一个符号,甚至是一种传统和信仰。

在北林,志愿活动的类别和形式多种多样,从实务到创意,从校内到校外,从低龄儿童到临终老人。可我觉得志愿活动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莫过于“直面人性”。人性是复杂的,它可能包裹着脆弱、懒惰等等贬义的字眼,但这些人性的缺陷往往很难逃避。但幸运的是,人们的心灵深处是柔软的,是渴望被关怀、被触碰的,他们想让事物有一个好的走向,所以需要一个人解决和克服生活带来的无力感,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和情感有所寄托。也许这道坎是一些小小的校园琐事,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甚至是一道生死难关。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无论志愿者参与的是哪一类志愿活动,他都会从中得到共鸣––既摆渡了别人,又升华了自己。他们会在以后面临可能相同的处境时,比同龄人更知道该怎么办,更知道该保持怎样的心境和思维。

可是人性中不会只有被动地解决问题这一面,人是有思想和主动性的。志愿者在奉献爱心之余,也在潜意识里用志愿活动的形式打破人的局限性,“直面”灵魂深处的夙愿、理想和准则,譬如图书漂流,譬如心羽心愿。合作还是独立,科技还是文艺,志愿者有自由组合、有机融合的能力,在志愿活动行进的过程中,每一个见到的人都是陌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无法预知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耐心程度决定自己能否胜任。然而,这些都恰恰是大学培养学生的目的和宗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颇有额外收获之感。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略带伤感地感慨:“我们教成功学很在行,却没有教幸福学。”其实,即使教授幸福课,也迟早有结束的那一天,如果语言的震撼力都无法维系的东西,那么不如去生活里亲身找寻。我们并不缺幸福和快乐,我们缺的是领悟的能力。在北林,在每一个志愿活动,看到一个个上扬的嘴角和盈泪的眼眶,我想,你会找到答案。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