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我校召开2025年校领导班子寒假务虚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全年工作重点、未来三年工作方向,围绕“发展、改革、保障”三个主题展开研讨。校党委书记王洪元主持会议,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并作交流发言。
王洪元指出,我校建设发展进入关键10年,核心问题是“如何办强”,需要对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利弊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有所为有所不为。校领导班子在开学前召开务虚会,就是进一步交流思想、理清思路,凝聚共识、精准发力,形成指导全校新一年甚至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行动方案。他解读了当前外部环境变化,系统分析了我校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强调一是要牢牢把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等有利条件,密切追踪改革动向、争取最大支持,克服当前人才总量少、财政依赖度高等不利条件;二是要善于抓住教育强国建设“扶强支强”的重大特征,将雄安新校区建设带来的办学增量真正转化为教育、科技、人才竞争力;三是要切实用好生态文明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找准北林在高等教育分类评价改革中的优势赛道。他指出,当前必须全力构建“一校两区一园”新发展格局,集中精力建好雄安新校区,充分发挥鹫峰园区战略储备优势;必须巩固“双一流”学科规模和优势,努力推动水保、草学等学科建设取得更好成绩;必须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学术生态,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必须聚焦国家战略方向和重点发展领域,发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战略作用,培养一批人才、支撑一批产业;必须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国内“朋友圈”,争取更多办学资源。他最后强调,全校上下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保持定力、振奋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李召虎指出,未来十年是我校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到雄安校区对我校建成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做好雄安校区开门办学各项工作。要积极稳妥推动解决财务、编制两个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逐步推动学校财政良性运转。要广泛开展学科建设大讨论,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推动林学、风景园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前列,培育若干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支持若干学科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强化交叉学科布局。要坚持应用为王,谋划实施“AI+”人才培养三年行动,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构建“AI+”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全校师生人工智能素养。要围绕国家战略、学科前沿优化校内科研项目设置,做好U40等国家战略科技人才选育,发挥“第五聘期”关键指标导向作用,不断提高科研质量。
谢学文表示,今年是雄安校区“蓝图变实景”的重要一年。要统筹谋划雄安校区规划建设重点任务,锚定重要时间节点,落实高标准高质量规建要求,系统深入推进办学准备工作;要深化综合改革,统筹考虑形势变化、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坚持不破不立,完善人事人才工作机制,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三个优先”,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内部活力,推动全要素效率提升;要牢牢抓住“两重两新”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及规划建设雄安校区等重大机遇,用好用足政策和各类资源,强化财务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王涛表示,在教育强国建设、“两重两新”增量政策的重要历史机遇下,学校要抓好改革落实,围绕人工智能建设、高端实验设备管理、雄安校区建设等方面,统筹谋划,倒排工期,分阶段分类别推进工作;要加强经费保障,开源节流两手抓,鼓励师生和教学团队主动向前,鼓励学院运用优势学科增效创收,相关部门要重点研究校内经济大账,有规划、有条件的调配好经费支出;要总结经验,结合第四聘期工作成效,统一好国家战略导向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关系,合理谋划“第五聘期”工作。
李雄表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要与国家、教育、行业、地方的战略发展规划同频共振。要明晰优质本科认定评价标准,做好优质本科扩容;稳步提升博士生占比,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明确“双一流”发展方向和定位,优化学科布局,发展交叉学科、特色学科,数字赋能优势学科;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形成开放共建国际合作体系。要总结第三、四聘期经验,科学合理设置第五聘期考核任务和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激发全校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邹国辉表示,推动“一校两区”高质量发展,要前瞻布局人才培养,通过“招培就联动”统筹专业设置与扩招规划;要强化数字化与学科交叉,推动专业增量与数字化时代需求深度融合;要优化校区功能定位、创新管理体系,保障双校区高效运转。深化第五聘期改革,要注重分类评价与激励创新,激发创收潜力与成果转化积极性;要聚焦国家战略导向,促进学科与产业衔接。在资源保障方面,要强化两校区事业规划与资源精准配置,立足功能定位差异化分配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
程武表示,学校当前面临众多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在办学保障方面,要全力解决历史负担,早日完成央保清算,争取编制早日下达;要加强“两重两新”项目统筹,整体考虑教学、科研、设备等不同领域,合力争取资源;要加强财务治理,精准研判风险,加强成本管控;要全方面拓展资源,从科研、培训、捐赠等各领域争取办学支持。在事业发展和改革方面,要科学谋划雄安校区教师队伍、办学增量;通过第五聘期改革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全面加强教育数字化转型。
张志强表示,围绕建成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目标,要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紧抓重点实验室重组、各部委未来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重要机遇,充分发挥校内专家影响力,集全校之力在科研项目、平台、经费、成果转化上争取更大突破;要加强第五聘期改革,紧扣国家需要,科学制定聘期任务,推动团队协作与跨学科融合;要以雄安校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两重两新”项目对接落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突显我校特色和优势。
党政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发规处、人事处、计财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保卫部、国资处、审计处、实验室处、学工部、研工部、国内处、国际处、招标中心、雄安指挥部、雄安办、综保部、实验林场、社综部、信息办、种质库承建办、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