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紡/a>

留言松/h2>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th>

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及地方感研穵/p>

姚铭?/a>,李薇?/a>,林诗?/a>,蔡君

downloadPDF
姚铭? 李薇? 林诗? 蔡君. 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及地方感研究——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4): 79-8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引用本文: 姚铭? 李薇? 林诗? 蔡君. 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及地方感研究—–p>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侊/p>[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4): 79-87.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Yao Mingming, Li Weihang, Lin Shiyu, Cai Jun. Characteristics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Visitors Perception: A Case Study of Xixi South Village[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2, 21(4): 79-8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Citation: Yao Mingming, Li Weihang, Lin Shiyu, Cai Jun. Characteristics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Visitors Perception: A Case Study of Xixi South Village[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2, 21(4): 79-87.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维护技术研究”(2019YFD11004032(/div>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今

    姚铭铭,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旅游规划。Email9a href="//www.inggristalk.com/sheke/article/doi/10.13931/mailto:625268113@qq.com">625268113@qq.com 地址?00083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责任作耄

    蔡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旅游规划。Email9a href="//www.inggristalk.com/sheke/article/doi/10.13931/mailto:junecai1102@live.cn">junecai1102@live.cn 地址?00083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Characteristics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Visitors Perception: A Case Study of Xixi South Village

  • 摘要:

    乡土景观是乡村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和地方感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个维度,即自然景观、乡土聚落、田园景观、传统文化与乡土乡情得分均较高且个体差异甚微;地方感?个维度,即地方情感、地方认知与行为意愿个体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对于游客构建地方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地方感的地方认知和地方情感要素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地方情感以及地方认知对游客的行为意愿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在研究结论和调查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发展提出了建议、/p>

  • ?nbsp; 1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与地方感模型

    ?nbsp; 2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分析?/p>

    乡土景观特征感知 指标得分 因子载荷
    公因孏/td> 测量指标 均倻/td> 整体均倻/td> 标准?/td> 方差 自然景观 乡土聚落 田园景观 传统文化 乡土乡情
    自然景观 气候舒适宜亹/td> 4.403 4.403 0.692 0.480 0.505 0.148 0.142 0.131 0.399
    植被茂盛,空气清?/td> 4.585 0.584 0.341 0.771 0.067 0.199 0.014 0.156
    生态环境好 4.340 0.829 0.688 0.706 0.146 0.027 0.207 0.175
    村中有上百年的古栐/td> 4.196 0.942 0.887 0.708 0.106 0.203 0.219 0.173
    山水风光美丽 4.389 0.791 0.626 0.652 0.271 0.106 0.205 0.088
    乡土聚落 村落的传统风貌保存完奼/td> 4.103 4.058 0.916 0.840 0.148 0.773 0.012 0.192 0.217
    村中房屋是传统徽派建筐/td> 4.128 0.886 0.785 0.246 0.771 0.150 0.142 0.069
    村中祠堂保存完好 3.900 0.913 0.833 0.060 0.768 0.299 0.177 0.046
    村中历史构筑保存完好 4.021 0.916 0.838 0.097 0.787 0.203 0.202 0.200
    村落格局保存完好 4.138 0.866 0.750 0.262 0.550 0.349 0.146 0.157
    田园景观 村民生活与土地关系密分/td> 4.061 3.882 0.871 0.758 0.176 0.154 0.774 0.124 0.139
    田地齐整,管理良奼/td> 3.881 0.906 0.820 0.095 0.257 0.822 0.185 0.110
    传统的农业设施仍然发挥作?/td> 3.830 0.955 0.913 0.125 0.269 0.703 0.198 0.221
    在田间地头可以看到当地村民在耕作 3.758 1.055 1.114 0.193 0.166 0.714 0.330 0.109
    传统文化 当地有“四雕”等传统技艹/td> 3.981 3.922 0.935 0.873 0.117 0.337 0.191 0.690 0.145
    当地人之间仍以方言交流 3.937 0.995 0.989 0.178 0.082 0.343 0.654 0.147
    传统民俗特色鲜明 3.984 0.965 0.932 0.091 0.282 0.087 0.746 0.269
    有丰富的人物、典故或传说 3.786 1.014 1.029 0.081 0.257 0.251 0.696 0.159
    乡土乡情 村落氛围安静祥和 4.138 4.256 0.933 0.871 0.268 0.033 0.421 0.125 0.446
    当地的土特产品质优良 4.175 0.920 0.846 0.176 0.298 0.138 0.303 0.645
    村民淳朴善良,对游客亲切友好 4.350 0.791 0.625 0.092 0.125 0.209 0.219 0.839
    村民友善和睦,人际关系和谏/td> 4.359 0.777 0.604 0.091 0.146 0.161 0.227 0.830
    下载: 导出CSV

    ?nbsp; 3地方感分析表

    地方愞/td> 指标得分 因子载荷
    公因孏/td> 测量指标 均倻/td> 整体均倻/td> 标准?/td> 方差 地方情感 地方认知 行为意愿
    地方情感 在这里我感到舒适和放松 4.256 3.929 0.880 0.775 0.870 0.206 0.140
    这里使我感到精神振奋 4.030 0.943 0.889 0.833 0.325 0.112
    在这里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3.671 1.088 1.184 0.540 0.601 0.163
    我很喜爱并且留恋这个村落 3.758 1.017 1.035 0.611 0.564 0.211
    地方认知 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我的故乡相似 3.478 3.441 1.143 1.306 0.056 0.822 0.013
    我在这里有归属感 3.347 1.116 1.246 0.228 0.839 0.120
    在这里的旅游体验比其他地方都愉快 3.664 1.011 1.023 0.327 0.761 0.107
    这里对我而言有重要的意义 3.275 1.162 1.349 0.279 0.805 0.103
    行为意愿 我会带这里的土特产回厺/td> 2.991 3.353 1.180 1.392 0.007 0.247 0.802
    如果有时间,我愿意再次来这里旅游 3.786 1.088 1.183 0.477 0.544 0.230
    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在这里长低/td> 3.322 1.154 1.331 0.335 0.662 0.259
    我会带亲密的人来玩,或者把这里推荐给亲及/td> 3.555 1.211 1.467 0.334 0.017 0.752
    我会贡献时间/金钱让这里变得更奼/td> 3.114 1.145 1.312 0.097 0.119 0.875
    下载: 导出CSV

    ?nbsp; 4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与地方感相关?/p>

    地方情感 地方认知 行为意愿
    自然景观 0.422 0.383 0.312
    乡土聚落 0.324 0.359 0.315
    田园景观 0.447 0.447 0.351
    传统文化 0.436 0.471 0.391
    乡土乡情 0.460 0.454 0.366
    下载: 导出CSV

    ?nbsp; 5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与地方感回归分析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B 标准系数Beta t检验倻/td> 显著?/td> 共线性统计量
    容差 VIF
    地方情感 自然景观 0.310
    ?.072(/td>
    0.203 4.300 0.000 0.730 1.370
    乡土乡情 0.248
    ?.070(/td>
    0.194 3.543 0.000 0.543 1.843
    田园景观 0.180
    ?.057(/td>
    0.171 3.185 0.002 0.563 1.775
    传统文化 0.138
    ?.059(/td>
    0.130 2.317 0.021 0.521 1.919
    地方认知 传统文化 0.249
    ?.067(/td>
    0.209 3.720 0.000 0.521 1.919
    乡土乡情 0.242
    ?.079(/td>
    0.169 3.071 0.002 0.543 1.843
    自然景观 0.251
    ?.081(/td>
    0.147 3.092 0.002 0.730 1.370
    田园景观 0.193
    ?.064(/td>
    0.163 3.016 0.003 0.563 1.775
    地方情感 地方认知 0.619
    ?.031(/td>
    0.697 20.098 0.000 1.000 1.000
    地方认知 地方情感 0.785
    ?.039(/td>
    0.697 20.098 0.000 1.000 1.000
    行为意愿 地方情感 0.461
    ?.052(/td>
    0.466 8.946 0.000 0.514 1.946
    地方认知 0.192
    ?.046(/td>
    0.219 4.200 0.000 0.514 1.946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差、/td>
    下载: 导出CSV
  • [1] 阴雨? 侯方? 刘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地方政策对林业融资影响的多案例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3): 1-8.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251
    [2] 程诗? 郭紫? 赵泽? 孙世?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环境污染焦虑的中介作?/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3): 67-74.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196
    [3] 王静?安顺屯堡聚落的地方性解诺/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3): 82-89.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176
    [4] 赵宗? 周雯? 李光? 蔡君.地方意义与游客福祉关系研穵/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1): 61-68.doi:10.13931/j.cnki.bjfuss.2020120
    [5] 吴彤.地方性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讽/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9(2): 1-5.doi:10.13931/j.cnki.bjfuss.2020032
    [6] 张敏? 邱雯? 鲍沁?传统园林凿山理景艺术初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2): 51-56.doi:10.13931/j.cnki.bjfuss.2017127
    [7] 何崚, 陈伊? 肖海? 邹银? 陈伟?贡茶生产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初採/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3): 34-39.doi:10.13931/j.cnki.bjfuss.2018005
    [8] 刘宏? 蔡君.浅谈历史村落 社区与景区耦合作用机制以山西省榆次后沟为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3): 29-34.doi:10.13931/j.cnki.bjfuss.2016035
    [9] 张蕾? 何嵩? 徐英? 王甜? 冯凤?注重乡村文化记忆保护与传承的景观设计研究以贵阳花溪大塘湿地景观设计为侊/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3): 21-28.doi:10.13931/j.cnki.bjfuss.2016004
    [10] 李慧, 何晓? 孔艳, 李文?欧洲森林文化的传统价倻/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 33-37.
    [11] 翟俊.生态的景观表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4): 54-59.doi:10.13931/j.cnki.bjfuss.2015070
    [12] 王琰, 李波, 方振?湖北恩施滚龙坝村石狮子屋建筑景观意象浅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2): 47-51.
    [13] 徐家?本土景观的现代转型以上海市松江区方塔园为侊/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2): 41-46.
    [14] 孙美? 斯高? 张科, 王欣.浙江古村落入口空间安全感的营造手法研穵/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3): 55-59.
    [15] 李晖, 许等? 张煜?中国传统森林观浅?/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2): 18-24.
    [16] 余达?侗族村落环境的文化认同——生态人类学视角的考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3): 48-53.
    [17] 朱玲? 赵鸣.硬质景观的色彩冥惲/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3): 59-63.
    [18] 陆丽? 王悠.地方园林文化遗产的传承——以“汇芳园”设计为侊/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3): 25-29.
    [19] 张劲? 耿云? 周鸿.乡土知识及其传承与保抣/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2): 5-8.
    [20] 王长?传统家训的环境伦理教肱/a>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2): 22-25.
  • 加载? />       <div class=
    ?1)/ 表ll (5)
    计量
    • 文章访问?225
    • HTML全文浏览野51
    • PDF下载野12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21-09-15
    • 网络出版日期:2022-11-30
    • 刊出日期:2022-12-30

    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及地方感研穵/h2>

    —–p>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侊/p>

    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摘要:

    乡土景观是乡村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和地方感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个维度,即自然景观、乡土聚落、田园景观、传统文化与乡土乡情得分均较高且个体差异甚微;地方感?个维度,即地方情感、地方认知与行为意愿个体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对于游客构建地方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地方感的地方认知和地方情感要素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地方情感以及地方认知对游客的行为意愿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在研究结论和调查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发展提出了建议、/p>

    English Abstract

    姚铭? 李薇? 林诗? 蔡君. 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及地方感研究——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4): 79-8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引用本文: 姚铭? 李薇? 林诗? 蔡君. 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及地方感研究—–p>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侊/p>[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4): 79-87.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Yao Mingming, Li Weihang, Lin Shiyu, Cai Jun. Characteristics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Visitors Perception: A Case Study of Xixi South Village[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2, 21(4): 79-87.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Citation: Yao Mingming, Li Weihang, Lin Shiyu, Cai Jun. Characteristics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Visitors Perception: A Case Study of Xixi South Village[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2, 21(4): 79-87.doi:10.13931/j.cnki.bjfuss.2021243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人口流动尤其是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加速了乡村空心化和乡土景观的瓦解和衰落。而乡土文化和乡土景观是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传统农耕和土地利用实践包含了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韧性的生态智?sup>[1]。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之上的城镇、聚落、民居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2]。因此,景观具有的物理属性,是所在区域内文化积淀、物质生产和科技创新的综合映射。乡土景观对于建立地方感具有重要的作用、/p>

      另一方面,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为社会高速运转和阶层分化加剧,乡村的宁静质朴,尤其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村落所呈现的乡土景观和乡村生活,成为被消费的“地方”。在流动时代,乡土景观所依托的乡村,不仅是村民的生活场所,也成为大众穿越现代世界找寻过去、缓解乡愁的依托之所。游客对乡土景观特征的感知,不仅影响到乡村地方感的塑造,也表现为地方感的增强会让游客愿意承担更多的环境及文化责任,从而促进地区的良性发屔sup>[3]、/p>

      本文以安徽西溪南村为研究区域,分析村落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和地方感的构成要素,探讨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和地方感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识别游客关注的乡土景观要素,使其深入理解乡土景观及其背后与地方相连接的乡土文化和乡土智慧,建立游客地方感,从而促进游客保护乡土景观和乡村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以便未来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更好地挖掘乡土文化特质的保护和展现方式,创新乡村体验和教育产品,引导游客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最终减少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商业化和乡土表面化,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p>

      • 本文运用了实地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研究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和地方感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问卷主要由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地方感和人口学特征3部分组成,内容包括游客对于村落开发保护的看法以及乡土体验感知等问题作为辅助,游客对西溪南村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和地方感应用李克特量表测量、/p>

        在乡土景观特征感知方面,多位学者基于欧盟确定的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乡村景观案例研穵sup>[30-32]。Gulinck筈sup>[33]建立了景观评价的框架;谢花林筈sup>[34]构建了目标层、项目层、因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质量、美感效果和社会效应3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乡土景观是一种文化景见sup>[29]?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大会认为文化景观是自然和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达了人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长期和密切的关系[35]。乡土景观不仅包括视力所及的乡村外在风貌,还是在地球表面人类文化现象和自然的结合[36]。因此,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对乡土景观特征感知要素不仅包括了物质景观的感知,也包括影响乡土景观风貌的传统习俗等题项内容,确定了自然景观、乡土聚落、田园景观、传统文化和乡土乡情5个维度,并进一步细分可用于乡土景观特征感知量化评价?2个指标、/p>

        在地方感方面,Williams筈sup>[37]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维度,地方认同侧重情感角度,地方依赖侧重功能角度。Jorgensen筈sup>[38]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3个维度,建构了认知、情感和意动3个方面共12项指标。方德敏筈sup>[39]将地方感分为文化认同、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4个维度,设计?8个指标。本文参考研究结果,并结合案例实际情况,确定了地方情感、地方认知和行为意愿3个维度,并进一步细分可用于地方感量化评价的13个指标、/p>

      •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统一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文化凝视”视角下审视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受旅游者不同的经验、意识形态和观察能力的影哌sup>[40]。Christou筈sup>[41]发现塞浦路斯国内游客比国际游客更容易引发怀旧情绪,乡村环境(自然景观)可能会引发怀旧情绪,乡愁可能主要是生活在农村,或者有与特定村庄直接相关的经历的人“感受到的”、/p>

        对游客生活环境调查结果发现,游客童年和现在生活地类型整体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市变化的趋势。由于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城市和乡村表面上疏离了,在人口、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联系却在加弹sup>[28]。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游客生活地对乡土景观特征感知的影响,发现游客生活地类型仅对乡土景观特征感知的田园景观因子有显著性影响(显著性小?.05,见?)。生活地类型随着乡村地区向城市靠拢,对于田园景观感知逐渐减弱,可能是由于生活在乡村地区的人对于土地和农耕场景更为关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仉sup>[42]。Galan筈sup>[29]曾提出与乡土相关的区位背景维度最普遍特性为:与生物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就物质文化而言,可以表征为当地的景观、/p>

        ?nbsp;1生活地类型与乡土景观特征感知相关?/p>

        乡土景观特征感知 童年生活地类垊/td> 现在生活地类垊/td>
        显著?/td> 显著?/td>
        自然景观 0.298 0.095
        乡土聚落 0.397 0.388
        田园景观 0.003 0.001
        传统文化 0.304 0.176
        乡土乡情 0.092 0.262
      • 运用SPSS 26进行因子分析,乡土感?2个题项Cronbach'sα?.924,当Cronbach'sα信度值达?.8及以上,一致性信度很好,因此本研究样本数据的信度可靠。KMO(Kaiser-Meyere-Olkin) = 0.913+i>P= 0.000(小 0.001),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变量进行抽象和归类,最终形?个公因子,命名为自然景观、乡土聚落、田园景观、传统文化和乡土乡情。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乡土景观特征感知5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66.142%,达到社会科学领域一般要求的60%、/p>

        游客乡土景观特征感知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系统,物质景观特征包括自然景观、乡土聚落和田园景观因子。同时在乡土景观演化变迁中形成了许多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各类习俗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是乡村文脉的历史传承,记载了乡村历史和文化的变迁,是乡土景观的内核[40],本文按分析结果将其归类为传统文化和乡土乡情因子。具体分析结果见?、/p>

        ?nbsp;2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分析?/p>

        乡土景观特征感知 指标得分 因子载荷
        公因孏/td> 测量指标 均倻/td> 整体均倻/td> 标准?/td> 方差 自然景观 乡土聚落 田园景观 传统文化 乡土乡情
        自然景观 气候舒适宜亹/td> 4.403 4.403 0.692 0.480 0.505 0.148 0.142 0.131 0.399
        植被茂盛,空气清?/td> 4.585 0.584 0.341 0.771 0.067 0.199 0.014 0.156
        生态环境好 4.340 0.829 0.688 0.706 0.146 0.027 0.207 0.175
        村中有上百年的古栐/td> 4.196 0.942 0.887 0.708 0.106 0.203 0.219 0.173
        山水风光美丽 4.389 0.791 0.626 0.652 0.271 0.106 0.205 0.088
        乡土聚落 村落的传统风貌保存完奼/td> 4.103 4.058 0.916 0.840 0.148 0.773 0.012 0.192 0.217
        村中房屋是传统徽派建筐/td> 4.128 0.886 0.785 0.246 0.771 0.150 0.142 0.069
        村中祠堂保存完好 3.900 0.913 0.833 0.060 0.768 0.299 0.177 0.046
        村中历史构筑保存完好 4.021 0.916 0.838 0.097 0.787 0.203 0.202 0.200
        村落格局保存完好 4.138 0.866 0.750 0.262 0.550 0.349 0.146 0.157
        田园景观 村民生活与土地关系密分/td> 4.061 3.882 0.871 0.758 0.176 0.154 0.774 0.124 0.139
        田地齐整,管理良奼/td> 3.881 0.906 0.820 0.095 0.257 0.822 0.185 0.110
        传统的农业设施仍然发挥作?/td> 3.830 0.955 0.913 0.125 0.269 0.703 0.198 0.221
        在田间地头可以看到当地村民在耕作 3.758 1.055 1.114 0.193 0.166 0.714 0.330 0.109
        传统文化 当地有“四雕”等传统技艹/td> 3.981 3.922 0.935 0.873 0.117 0.337 0.191 0.690 0.145
        当地人之间仍以方言交流 3.937 0.995 0.989 0.178 0.082 0.343 0.654 0.147
        传统民俗特色鲜明 3.984 0.965 0.932 0.091 0.282 0.087 0.746 0.269
        有丰富的人物、典故或传说 3.786 1.014 1.029 0.081 0.257 0.251 0.696 0.159
        乡土乡情 村落氛围安静祥和 4.138 4.256 0.933 0.871 0.268 0.033 0.421 0.125 0.446
        当地的土特产品质优良 4.175 0.920 0.846 0.176 0.298 0.138 0.303 0.645
        村民淳朴善良,对游客亲切友好 4.350 0.791 0.625 0.092 0.125 0.209 0.219 0.839
        村民友善和睦,人际关系和谏/td> 4.359 0.777 0.604 0.091 0.146 0.161 0.227 0.830

        ?中均值结果表明,游客对西溪南村乡土景观特征感知的评价良好。其中,自然景观、乡土乡情、乡土聚落评价较高,尤其排名?项集中分布于自然景观因子下,说明西溪南村依托其自然景观资源优势,整体的自然风貌很受游客喜爱,多数游客在这里都有较明显的乡土感受,能够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村民总体友善且村里的人际关系较和谐,氛围较好,游客对这里的乡土乡情评价普遍较高。根据游客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西溪南村对于传统民俗与历史文化的挖掘有待提高,应采取相应推进措施,实现乡村文化形存神传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p>

        乡土景观特征不仅包括以建成环境为主的物质景观,长期生活其间的人所创造的历史和民风民俗以及日常活动等都构成了乡土景观特征的主要内宸sup>[43-44]。Zakariya筈sup>[13]认为乡土景观特征包括以物质形态为主的自然景观特色、传统建筑和农业环境,无形的乡村文化和活动、传统饮食和民俗、遗产和历史记忆等非物质元素。本研究认为西溪南村的乡土景观特征的构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乡土聚落、田园景观、传统文化和乡土乡情,与上述学者对于乡土景观特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p>

      • 地方?3个题项Cronbach'sα?.908,信度可靠,地方感KMO = 0.910+i>P= 0.000 (小 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地方感变量进行抽象和归类,最终形?个公因子,命名为地方情感、地方认知和行为意愿。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地方?个公因子的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1.46%,因子提取有效、/p>

        许多研究将地方感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方面,地方依赖多被认为是情感上的依恋,即本文所阐释的地方情感因子;Prohansky筈sup>[45]认为地方认同是人对地方产生归属感进而为生活赋予了意义的一种感觉,Breakwell[46]在解释地方认同时提到的独特性、连续性也揭示了人们根据家乡的特定环境而对地方产生识别的过程,即地方认知因子,包括游客基于地方对家乡环境的回忆以及是否产生了归属感和意义;地方意动包括行为意向以及行为贡献等要紟sup>[47],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即本研究中的行为意愿因子。具体分析结果见?、/p>

        ?nbsp;3地方感分析表

        地方愞/td> 指标得分 因子载荷
        公因孏/td> 测量指标 均倻/td> 整体均倻/td> 标准?/td> 方差 地方情感 地方认知 行为意愿
        地方情感 在这里我感到舒适和放松 4.256 3.929 0.880 0.775 0.870 0.206 0.140
        这里使我感到精神振奋 4.030 0.943 0.889 0.833 0.325 0.112
        在这里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3.671 1.088 1.184 0.540 0.601 0.163
        我很喜爱并且留恋这个村落 3.758 1.017 1.035 0.611 0.564 0.211
        地方认知 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我的故乡相似 3.478 3.441 1.143 1.306 0.056 0.822 0.013
        我在这里有归属感 3.347 1.116 1.246 0.228 0.839 0.120
        在这里的旅游体验比其他地方都愉快 3.664 1.011 1.023 0.327 0.761 0.107
        这里对我而言有重要的意义 3.275 1.162 1.349 0.279 0.805 0.103
        行为意愿 我会带这里的土特产回厺/td> 2.991 3.353 1.180 1.392 0.007 0.247 0.802
        如果有时间,我愿意再次来这里旅游 3.786 1.088 1.183 0.477 0.544 0.230
        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在这里长低/td> 3.322 1.154 1.331 0.335 0.662 0.259
        我会带亲密的人来玩,或者把这里推荐给亲及/td> 3.555 1.211 1.467 0.334 0.017 0.752
        我会贡献时间/金钱让这里变得更奼/td> 3.114 1.145 1.312 0.097 0.119 0.875

        ?中整体均值结果表明,游客对西溪南村地方感的评价良好。其中,地方情感得分最高(3.929),均分最高的3项分别为“在这里我感到舒适和放松”“这里使我感到精神振奋”“如果有时间,我愿意再次来这里旅游”,分布于地方情感与行为意愿两个方面。从方差来看,对于地方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综上,大部分游客对于西溪南村的感受是惬意放松的,能够短暂忘记城市的压力与烦恼,并且愿意再次来西溪南村,但产生归属感的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只有少部分人产生地方归属感,多数游客只是过客。Kyle筈sup>[48]发现对户外游憩者来说,休闲参与的场所认同维度高于场所依赖,耿藤瑜等[49]以游憩者场所感知为切入点,发现游憩者场所依赖对场所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以上研究表明,各类资源为游客提供特定的体验,游客在特定活动中寻求参与,因而产生了与地方资源的情感联系、/p>

      • 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因子与地方感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均为正且?.05水平上(双侧)显著相关(?span class="xref">?),说明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对地方情感、地方认知以及行为意愿均具有正向促进的作用、/p>

        ?nbsp;4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与地方感相关?/p>

        地方情感 地方认知 行为意愿
        自然景观 0.422 0.383 0.312
        乡土聚落 0.324 0.359 0.315
        田园景观 0.447 0.447 0.351
        传统文化 0.436 0.471 0.391
        乡土乡情 0.460 0.454 0.366

        为研究变量间是否有相关性,运用逐步回归分析以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模型中自变量的系数来判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强弱。对共线性统计的检查显示,所有因子的容差均大?.1,方差膨胀系数(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简称VIF)均小于5,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基于当地的情况与目前现有有关乡土感知及地方感的理论,构建了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与地方感多元回归模型、/p>

        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排除乡土聚落对地方情感、地方认知的影响后,得到拟合最优模型(?span class="xref">?),乡土景观特征与地方情感感知逐步回归分析中有4个因子进入了回归,为乡土乡情、自然景观、田园景观和传统文化;乡土景观特征与地方认知感知逐步回归分析中有4个因子进入了回归,为传统文化、乡土乡情、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均?.05水平上的显著相关;地方情感和地方认知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行为意愿因子与地方情感和地方认知显著相关,即游客的行为意愿受地方情感和地方认知共同支配的,且地方情感影响作用大于地方认知、/p>

        ?nbsp;5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与地方感回归分析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B 标准系数Beta t检验倻/td> 显著?/td> 共线性统计量
        容差 VIF
        地方情感 自然景观 0.310
        ?.072(/td>
        0.203 4.300 0.000 0.730 1.370
        乡土乡情 0.248
        ?.070(/td>
        0.194 3.543 0.000 0.543 1.843
        田园景观 0.180
        ?.057(/td>
        0.171 3.185 0.002 0.563 1.775
        传统文化 0.138
        ?.059(/td>
        0.130 2.317 0.021 0.521 1.919
        地方认知 传统文化 0.249
        ?.067(/td>
        0.209 3.720 0.000 0.521 1.919
        乡土乡情 0.242
        ?.079(/td>
        0.169 3.071 0.002 0.543 1.843
        自然景观 0.251
        ?.081(/td>
        0.147 3.092 0.002 0.730 1.370
        田园景观 0.193
        ?.064(/td>
        0.163 3.016 0.003 0.563 1.775
        地方情感 地方认知 0.619
        ?.031(/td>
        0.697 20.098 0.000 1.000 1.000
        地方认知 地方情感 0.785
        ?.039(/td>
        0.697 20.098 0.000 1.000 1.000
        行为意愿 地方情感 0.461
        ?.052(/td>
        0.466 8.946 0.000 0.514 1.946
        地方认知 0.192
        ?.046(/td>
        0.219 4.200 0.000 0.514 1.946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差、/td>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出乡土景观特征与地方感模型(见?)、/p>

        1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与地方感模型

        通过?回归方程标准化系数大小可确定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得出乡土景观特征感知与地方感的关系。可以看出地方情感因子受自然景观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乡土乡情,然后是田园景观与传统文化。可见游客对一个村落的喜爱,产生舒适放松的感觉多来自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整个村落的氛围,同时其呈现的田园景观与文化环境对于游客产生积极的感情也很重要。西溪南村需重视乡土景观的作用,并加强乡土景观的保护,结合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明晰乡村遗产的文化意象,注重活态文化的展现,并重视游客体验,以营造地方感、/p>

        地方认知因子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大,然后是乡土乡情、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西溪南村曾经作为徽州地区文化的核心,各类文化遗产很丰富,是少有的商业化气息较弱的古村落。在这里创新旅游业态与居民生活并存,人们来这里感受到的是较原始的生活状态。坐在时光的流水上凝望着西溪南村,仿佛一幅被时代凝固的历史画卷,保留下来的老街以及更夫巷还铺着青石板。整个村落街巷民居和各类园林小品有机结合,是为数不多的徽州文化的荟萃之地。江南才子祝枝山在这里做了丰溪八景诗,画家石涛也借着诗意画了八景图。可见游客在通过游览村落形成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时,多是由于村落保留的传统民俗和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与自己过去的生活有相似的地方,从而使游客产生了一种地方的连续感,随着与环境的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他们的地方感也越来越强烈、/p>

        Williams筈sup>[50]发现居民社区融入程度、志愿体验活动、社区友好关系等地方认知变量与地方情感呈正相关;方德敏等[39]研究发现九寨沟的外来经商者对当地文化认同感越高,越容易和地方建立情感联结,即地方认知影响地方情感。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情感影响地方认知,即地方情感和地方认知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而游客对地方情感、地方认知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其行为意愿,尤其是地方情感。当游客对地方产生了更深层次的依恋就会更倾向于向其他人推荐这个地方,甚至是愿意贡献时间和金钱来促进村落的建设和发展。这种时候游客已经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居民会产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这个场所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自觉地呵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最终可实现人与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p>

    参考文 (56)

    目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