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成功不仅在内容,更在于精神
[发布日期:2022-02-18 点击数:

全国道德模范、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谈创新教育和师者的责任

汪品先面向同济大学百余名师生作讲座。

“相比‘有名’、‘有货’,那些总是关心学生发展,把学生事情放在心头的老师,更受学生敬重”“课堂的成功不仅在内容,更在于精神”……前天下午,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百余名学生面对面的,是一位满头鹤发的“大先生”——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几天前,他刚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从北京领奖回来后,汪品先依旧骑着他那辆极具标志性的自行车穿梭在校园,像一位勤勉刻苦的学生一般,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全力投身教育科研。从他身上,师生们更深刻理解了师者何谓。

中国教育,要有“中国学派”和“中国模式”

这一次受邀为学校的全体中层干部代表、新进教师以及研究生导师代表作讲座,汪品先的分享从两个问题切入: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教育体系?又应争当怎样的教师?

“科学改变了世界发展的速度,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现代科学在大学中产生,奠定了大学在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上的重要地位。”剖析科学发展史,汪品先说,从古至今,无论西东,教育形式始终具有多样性。他毫不避讳地谈到,“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学西欧、学苏联、学美国的路上徘徊彷徨。直到今天,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数量上处于黄金时代,但是依旧没有‘站稳’。”

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在汪品先看来,教育是重要切入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教育模式也在演变,可以说,没有一种现成的教育模式值得照搬。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要有“中国学派”和“中国模式”。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将人变成计算机,而是保护好奇心和成就感

不可否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丰硕,人才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汪品先援引的一组数据让现场很多师生印象深刻: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183万人,相当于加拿大人口总数;再看我国理工科毕业生数量,也已高居世界第一位,但从科技创新来看,虽然SCI发表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的科学水平离世界第二位还有不小距离。

“如果把数量当作质量,自我陶醉,那可是要犯错误的。”汪品先的话掷地有声,“多年来,我们尚未完全摆脱科学上的‘外包工’身份,一直针对外国出的题目,使用外国买的仪器,做一些力争在外国发表的论文。”他还打了一个比方:就好比我们制造零件,但机器是组装的——科技创新的源头仍不在中国。

因为,从高等教育来看,实则面临着从量的提升到质的飞跃。而要完成这个“转型”,创新教育很关键,必须大力弘扬创新、钻研精神。谈及这一点,汪品先不由话锋一转,“点”到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来自博士论文层面的科学突破,目前还显得有些乏力。”汪品先直言,纵观全球,不少学术上的突破创建都来自研究生的博士论文。而从本土情况来看,博士论文的创新性有待提升。

就这一问题,汪品先也曾与国外同行交流,他心里也有个答案:“大概就是Education(教育)和Training(训练)的区别。”如今,不少高校还存在把研究生课程简单等同于本科七年级的情况,未能实现对人才的阶梯式培养。同时,“教育为考试,考试为升学”的应试教育惯性依然存在,损害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将人变成计算机,而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在他看来,急于求成的教育培养出的是“机器”,能在短期内服务,但从长远看,缺乏创新、不会创新,这是万万不行的。

做老师要警惕被学生看不起

保护好教育的生态,必须有一批“懂行”的教师。在这次讲座中,汪品先提及了一件趣事。1978年,他参加石油科技代表团出访,在美国大学的书店里发现了一本“新生指南”,翻来一看,这本书的内容竟然是教学生如何分析老师。他想起自己的儿子在国外求学时也曾向他吐槽过,打了一天工后去听某位教授的课,结果发现非常枯燥无趣,连连感慨不值。 “可见,每个学生的心中对老师都有一杆秤,做老师要警惕被学生看不起。”

一节45分钟的课,如何让学生感到值得?在汪品先看来,这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钻研和耕耘。每位老师都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观察汪品先的课堂,听众总会被他风趣又不失含金量的内容所吸引。

“高校呼唤懂创新的教师。”他认为,智力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前者绝大部分被浪费了,科学论文真正进入人类知识宝库的不足5%!因此,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总体上是在传播前人的知识,但是在传播形式上需要不断创新。讲课作为一种有声的思考,重要的是让听众跟上讲者的步伐,不能变成自说自话的“卖方市场”。教师的任务,已经不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

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是什么?汪品先的一番话道出真谛,教师应当传递“真善美”, “一位好老师的一节课、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学生终生。”

关于这一点,汪品先过往的经历中,就有不少印证。多年前,某场讲座结束后,有一位青年学生特意找到汪品先向他表达感谢。学生说,正是因为汪品先多年前的一场讲座,激励他投身海洋地质事业。这位学生的话也激励着汪品先不断思考,如何通过课堂,给学生的精神上留下点什么。

作者:吴金娇

来源:《文汇报》2021年11月11日第07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