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选培信息

国防生选培:再向前一步
文章作者:中国国防报 发表日期:2012-05-29 查阅人数:

充足、优质的生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普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优质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教育动员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报考国防生,已成为有关部门亟需破解的一个难题。沈阳军区有关部门着眼扩大国防生生源规模,提高国防生生源质量,积极探索创新,将国防生选拔培养的触角从大学校园延伸到普通高中,在东北三省125所省级重点中学建立了“国防生生源基地”。这种向前一步的做法,既扩大了生源数量,也提高了生源质量,值得借鉴。

随着今年高考日子的一天天临近,驻吉林大学选培办接到的咨询电话逐渐多了起来。选培办刘主任兴奋地说:“这几年报考国防生的考生数量大幅提高,去年报考人数比往年增加了30%,而且考生综合素质也有明显提高,今年报考的数量肯定还要有所增加,质量会越来越好。”

探寻其背后的奥秘,不禁让人叫好:沈阳军区在东北三省的重点中学建立国防生生源基地,把生源基地作为培育后备军官的“摇篮”,从源头上保证了国防生招收质量。据统计,仅2009年,125所“国防生生源基地”就有475名毕业生被录取为国防生,占录取总数的80%以上。

绿色通道,为携笔从戎的学子开通!

打好国防生培养的主动仗

国防生招收选拔启动的当年,各签约高校就遇到了不小的尴尬:报考签约高校的国防生人数不足,甚至只能报到录取人数的一半。为了完成招收计划,一些高校只得降分录取。

如何从源头上突破困局,有效解决生源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沈阳军区有关部门调研反思后找到了症结:由于对国防生的有关政策缺乏了解,导致不少优秀高中生错过了报考时机;国防教育普及不够,导致部分高中毕业生缺乏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使部分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国防生生源不够充足;由于面试考察时间短,因此很难全面掌握考生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情况,导致个别国防生献身国防、奉献军营的思想根基不牢,入学前热情高涨,入学后热情降低,毕业到部队后打起了“退堂鼓”,甚至出现了个别人到部队后违约的现象。

国防生作为生长干部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何才能从源头上把好关口、确保质量?带着这个问题,军地双方进行了反复研究,并深入东北三省的千余所中学进行走访调研,一致感到:高中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把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前移,从高中阶段抓起,建立国防生生源基地,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政策宣传、选拔苗子、国防教育、跟踪考察等工作,必将对国防生的选培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问题催生课题,思路决定出路。症结找准后,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积极协调与国防生选培工作相关的单位,商定创建“国防生生源基地”的宏伟蓝图。

为了确保生源基地质量,他们深入到各市县,多方考察论证。每到一所中学,都与当地政府、人武部和学校领导开展座谈,详细了解这些单位对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的认识和认可程度,介绍国防生的有关政策规定,虚心听取建议意见。考察时,不仅看学校历年的高考成绩,还注重了解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国防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在确定生源基地时,不仅关注大中城市,还向偏远县市延伸,确保每个县市都有生源基地,保证生源基地建设在区域上的普及。

20049月,沈阳军区第一批国防生生源基地在吉林省的30所省级重点高中挂牌。很快,这一举措便在辽宁省、黑龙江省逐步推广开来。目前,东北三省已经有125所重点中学成为“国防生生源基地”。沈阳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领导介绍,国防生招收选拔从大学前移至中学,虽然只是简单的向前一步,却让部队人才培养工作赢得了主动,抢占了先机。

锻造素质过硬的“准国防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防生生源基地”的创建,受到军地双方的一致称赞。不少学校领导激动地说:“国防生生源基地的建立,不仅是对我们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的认可,更为有志投身军营的青年学生敞开了大门,实在是利国利军利民的大好事。”

面对掌声与喝彩,相关部门的同志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必须尽快让生源基地名副其实,成为培养输送国防生的熔炉。国防生生源基地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学习借鉴。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硬是靠探索闯出了一条路。

经过军地的共同协商,双方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国防生生源基地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生源基地的组织领导,区分了军地双方的责任,初步形成了驻校选培办、生源基地高中和驻地人武部联管共育的良好运行机制。

随后,沈阳军区指导各驻校选培办进行先期宣传教育和选拔“准国防生”工作。他们在生源基地定期开展国防知识教育,举办军事知识讲座,强化在校中学生的国防观念;适当安排军政训练,初步奠定报考学生的军政素质基础;深入开展国防生招生政策宣传,及时通报沈阳军区签约高校国防生招生信息,做好经常性的政策咨询活动,搞好思想动员,鼓励和引导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国防生;积极研究探索国防生超前培养和跟踪考核的有效机制,逐步完善各项制度措施,推动生源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针对生源基地地域分布广、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制订出台了《国防生生源基地工作基本流程》,对不同时期驻高校选培办、生源基地中学及驻地人武部分别应该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完成时限等都进行了明确,使军地校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在搞好宣传教育的同时,基地中学还对有报考意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加强跟踪考察考核,全程了解思想素质、学习成绩、身体心理等情况,提出推荐报考意见,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面试和政审工作。驻高校选培办适时组织各生源基地召开研讨交流会,研究探讨生源基地建设规划和措施,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优秀生源基地活动,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好的学校,视情取消国防生生源基地资格。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激活了国防生招生选拔的一池水,让生源基地很快成为了“打造”全优“准国防生”的熔炉。2005年以来,东北三省各生源基地中学报考国防生十分踊跃,每年填报高考志愿之际,有关咨询电话每天都是热线不断。

让生源基地发挥综合效益

国防生生源基地从创建之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辐射东北三省的125所省级重点高中,已不仅是国防生招收工作的联系点、宣传点,更是对有志报考国防生的青年学生进行超前培养的基地,对中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园地,显现出很强的综合效益。

––构建了招生宣传的覆盖网络。125所生源基地成立后,各驻校选培办坚持定期深入生源基地,为高中师生介绍军队加强人才建设的有关政策,采取图片展、宣传板和现场答疑等形式,宣传国防生招收培养政策。同时,他们还与学校共同建立跟踪了解和培养制度,与学校、学生家长定期联系,及时掌握学生情况。这种模式,把国防生招收的宣传工作,由过去选培办一家“独唱”,变成了通过125个基地辐射全社会“合唱”,由过去高考前阶段性宣传变成了长年不间断宣传,由过去主要依靠新闻媒体间接宣传变成直接对中学生面对面宣传。许多学生家长反映,以前不了解有关招生政策,不敢让孩子报考国防生,现在知道报考国防生能同时圆“大学梦”、“军官梦”和“就业梦”,我们都很支持。

––开拓了国防教育的新阵地。选培办每次组织国防生政策宣传,都积极宣讲国防基本知识、国家安全局势和军队建设形势等内容,增强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同时,他们还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组织参观国防教育基地、订阅军事国防杂志、开展军体训练等方式,使每个生源基地都成为了国防教育基地。

––建立了超前培养的工作机制。工作中,他们对有报考意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重点培养,设计制作了《国防生生源基地考生推荐表》,加强对考生跟踪考察考核,全程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同时,他们还积极向各省招生办、省军区招生办推荐生源基地的上线考生。这种超前培养的工作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国防生生源数量和质量。2009年高考中,在东北三省报考国防生考生中,生源基地考生与其他中学考生比例为5:1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