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人物

巾帼先锋 | 王铁梅:北林“苜蓿”的播种机

  苜蓿是一种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非常高,人们称它为“牧草之王”,因为它“小身材大能量”,而这也是同事们对王铁梅的评价。不仅因为她在苜蓿的研究领域深耕多年,还因为她像苜蓿一样,安静成长,成事无声。

与草结缘

  事实上,王铁梅似乎天生就与草有缘,人生中两个重要节点的选择皆与草业行业的转折点密切相关。

  第一次是本世纪初。一场沙尘暴吹响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号角,2001年,江南的注册网址设立草业科学专业,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次年,王铁梅本科毕业,她毅然投身草业,师从卢欣石教授从事苜蓿遗传资源与育种研究,成为一名“草人”。

  第二次是2008年。这一年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在从源头保障奶业安全的前提下,包括卢欣石教授在内的中国草业同仁组织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信,力陈从源头上解决奶牛优质饲草问题,其中首推就是促进苜蓿产业的发展。“大头娃娃”事件爆发这一年,正值王铁梅博士毕业,她放弃了企业的高薪职位,果断选择留校任教,继续践行“小草大业”的历程。

  从“草”中汲取人生养分

  留校任教后,学科尚处于建设初期,她所在的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包含了草原和牧草两个研究方向,但却只有两名教师,年轻的王铁梅成了实验室的“主力军”,在田间培育苜蓿新品种、协助指导研究生实验、开展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行业服务.....大量工作占据了她的时间,她很难发出高质量的论文,这让王铁梅一度感到气馁。

  但是草原与小草给了她无限力量,看似辛苦的野外工作,在她看来,都是专业福利,是人生丰富的养分。站在广袤的天地之间,身处辽阔的草原之上,寻觅着各种小草,和学生在实习的篝火晚会欢唱,都让她内心感到丰盛。她和导师一起历经十余年培育的两个“北林苜蓿”品种也获得审定登记,这也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成为草业的“播种机”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新理念,2018年11月,江南的注册网址成立草业与草原学院。

  学院的成立让王铁梅振奋不已。从当年就读草业学科,到如今亲眼见证自己热爱的学科成长为一个学院,她的内心感慨万千:小草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需求。

  中央的重视、行业的发展,作为一名有近20年党龄和“草龄”的青年教师,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学院成立后,能在自己的野外站开展工作是学院师生的共同心愿。2019年8月,王铁梅报名作为首届支教团成员来到草原上开展扶贫支教工作,带着学校党委的使命,她开展了草原野外站的选址与地方联络工作,利用支教周末,她牺牲自己休息时间,一次次冒着冬季严寒到野外调研选址,一遍遍地跟学院党委、挂职干部、当地工作人员沟通。短短半年,她在兴安盟草原站胥健站长的带领下,跑遍了兴安盟各地草原,胥健站长高大、热情,两个最萌身高差的“草原姊妹花”在一起为野外站奔走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2020年6月11日,野外站终于正式揭牌,这意味着为草原牧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持续发挥“北林力量”增添了稳定、持续的平台和窗口。

  至今,野外站已经迎来3批实习的师生,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授牌。野外站的建设与联络工作,也在学院后续三名支教的年轻党员同事中传承、接力,王铁梅和她的同事们,继续担当着野外站建设的“拓荒牛”和“联络员”。

  上课下乡、技术培训,王铁梅在前旗成了“名人”。回到学校后,她索性继续发挥这个优势,联络院地支部共建活动,下乡培训、共建联学、将牧民请进大学校园,保持着和草原牧区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2年,为了祝贺新入职的同事们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她为同事们写了一封手写信:

  “为草不知愁,韶华到白头。让我们传承老一辈草业人立志尚学、以草为生的精神,互学互鉴,携手并进,共同期待和迎接创新发展的一流草苑!”这是王铁梅最真心的愿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