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示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我校学生社区获评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全员心理育人“五助工作法”》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来源于2019年试行的学生公寓“楼长制”。2022年,我校将“楼长制”工作基础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理念有机融合,创新探索出“一心五环”工作模式(即以“楼长制”为核心,夯实“党建引领”“管理协同”“服务保障”“文化浸润”“示范激励”五个社区建设聚能环)。校领导率先垂范,担任学生公寓楼楼长,倾听学生声音,调度解决学生关注事项;成立学生公寓功能型党支部,在社区发挥“学习”“宣传”“服务”三大功能,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推动思政力量、管理服务力量进社区,常态化开展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学业帮扶等,汇聚育人合力;开设线下师生服务大厅,在各楼宇建设多功能育人工作站,搭建“一表通”办事平台和“北林即时办”诉求反馈平台,社区服务保障条件不断完善;组织“林·家”系列绿色主题文化活动,举办社区文化节、绿色市集、跳蚤市场等,立项“一楼一品”特色项目,设计公寓特色文创产品,打造“绿色”社区文化品牌;评选“五星宿舍”,示范带动形成良好社区氛围。
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学生社区的软硬件条件有了较大提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林大特色的学生社区工作品牌。2023年,我校获评首批北京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示范项目,工作案例获评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成果并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库。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被《前线》杂志客户端、“V思想”公众号、《大学生》杂志、《北京教育(高教)》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全员心理育人“五助工作法”是我校水保学院在解决成长困境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实践中总结形成的典型做法。重点突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坚持“党委统筹、全员参与”工作思路,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成才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协同发挥各类群体的育人功能和作用,通过教育学生自助,突出学生心理健康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心理成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指导朋辈互助,发挥朋辈辅导情感共鸣优势,营造“助人-自助-互助”健康氛围;引导教师帮助,发挥各类教师群体作用,打造全员全方位育人工作链条;实施专业援助,完善校院心理工作沟通机制,协调联动应对心理危机;争取家长协助,帮助家长树立学生健康监护人意识,凝聚家校合力支持学生成长发展,着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格局,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保障。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水保学院帮助处于异常心理状态,伴有学业、人际等问题的学生20余名,以有温度有精度的帮扶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并在工作基础上凝练形成全员心理育人“五助工作法”。2024年,我校印发《关于推广使用全员心理育人五助工作法的通知》,将其作为三全育人成功案例在全校范围推广使用。
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心理学系专业力量和学生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横到边、纵到底的校院心理育人工作网络,建立常态化家校心理育人联动机制,实现本研心理课程“全覆盖”,心理咨询服务“不断线”,心理教育实践“大融合”,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性指导和强有力支持。
据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是教育部组织评比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标志性成果,2025年度共面向全国高校评选示范社区100个,北京高校获评10个;评选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100个,北京高校获评4个。本次获评,既是对我校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持续创新与发展的激励。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结合“一校两区一园”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