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著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学普及> 科普著作
科学普及

蚊子能被全消灭吗?

蚊子最招人烦的昆虫之一(在笔者心里,没有之一),与苍蝇和蟑螂一起,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卫生害虫。近日,国家卫健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749号《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的回复上了热搜,被人们广泛关注和热议。卫健委的具体回复代表了官方的态度和专家的举措,具体内容不再赘述。值得关注的是,网上舆论在这一热点中呈现出难得的理智和严谨,大部分网友都对全面消灭蚊子这一行为提出了可行性上的质疑。特此,我们从物种角度简单介绍一下何所谓“蚊子”,而“蚊子”被全面消灭的可行性有多大。

蚊子,几乎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温带地区,蚊子吸血,引发瘙痒,夜间严重干扰人们的睡眠质量。另外一些过敏人群被蚊类叮咬后会引发皮肤的过敏反应。在热带地区,蚊类更是致病的生物媒介,可以传播大量热带疾病,如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丝虫病等等。蚊媒控制是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的工作内容。每年因蚊虫叮咬而死于蚊传播疾病的人数大约有72.5万人,是所有动物中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蚊虫能够传播等多种疾病。因此,站在人类的视角,确实有一万个理由想要放个大招儿灭掉这些蚊子。然而,事实上,这恐怕很难付诸实践。

首先,我们所谓的蚊子,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蚊类,它远不是一种或几种蚊子那么简单。蚊类是那些隶属于昆虫纲双翅目中蚊科Culicidae的种类。蚊科在全世界已知3200种左右,中国已知200余种,据估计还尚有大量未知种类生存于热带雨林之中。

1蚊类特征图(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https://boingboing.net/2013/02/01/how-to-tell-whether-a-mosquito.html

人们身边常见的蚊类主要隶属于按蚊属Anopheles、伊蚊属Aedes和库蚊属Culex三类。

1.按蚊,又叫疟蚊,也称花蚊和斑蚊,按蚊雌蚊的触角和口器约等长,多数种类翅上具有斑纹。停歇时,口器和身体呈一条水平线,腹部末端翘起。它们是包括疟原虫在内的很多病原体的传播者。常见种类有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

图2.中华按蚊 (李颖超摄于北京西山林场

2.伊蚊,又称“花蚊子”,很多种类体黑色,具有显著白色斑纹。雌蚊触角明显短于喙。翅透明无斑,足黑白相间。伊蚊常栖息于室外的小区、公园和绿化带处,白天傍晚均十分活跃。伊蚊是蚊子中有名的拼命三郎,闻到人肉味即疯狂进攻,萦绕不绝。常常是一群齐至,不断被打死,又不断冲上来叮咬。有时即使穿着裤子,也能隔着衣服被叮到,防不胜防。北京常见种类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图3. 埃及伊蚊 (https://www.thinglink.com/scene/777148561807638530)

3.库蚊,又称家蚊,身体大多黄褐色,雌蚊触角显著短于口器。停歇时,从侧面观,口器和身体呈一定角度,腹部末端不翘起。多数库蚊种类翅透明,无斑纹。库蚊多在室内栖居,傍晚至夜间活跃,是影响人们休息的最大凶手。库蚊狡猾,个体反侦察能力极强,经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蚊,烦不胜烦。最常见的种类是淡色库蚊。

图4. 淡色库蚊(http://www.ahw.me/img/culex_pipiens06_1b.html)

那么,问题来了,蚊子这么讨厌,全面消灭蚊子可行吗?

首先从分类学上看,不得不打击“蚊子消灭论”的是,昆虫种类繁多,双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多样性很高的类群。中国动物志(蚊科)于1993年出版,包含蚊类302种,但现在继续从事区系分类的专家寥寥无几。中国这300多种蚊子有多少需要修订?还有多少未知种没有发现?可能没人知道。此外,除了常见十几种害虫蚊子外,其他几百号蚊类是否有人能够准确鉴定也非常难说。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要提出全面消灭蚊子,那还不单单是干掉中国土鳖蚊子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防范或者消灭洋蚊子。所以,不得不再问,世界这3200种蚊子咱们能搞明白谁是谁吗?如果入侵到中国,咱们认识吗?综上所述,这个所谓全面消灭蚊子,消灭的是哪个“蚊子”?

其次,如果“蚊口普查”都搞明白了,那我们再看生活史。蚊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生活史分4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蚊。前3个阶段生活在水中,成蚊生活于陆地上。雌蚊产卵于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一次产卵十至一二百粒。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幼虫经4次脱皮变为蛹,蛹羽化变为成蚊。蚊虫从产卵到羽化的时间因种类、温度、营养等因素而异。因此,世界已知3200种蚊类,中国几百种蚊类,它们生活史不尽相同。我们要消灭它们,必须搞清楚它们的生活史,或者通俗地说,要了解它们的习性。这就包括蚊类各阶段发生时期?卵产在那里?幼虫在什么环境生活?发育时间是多久?……等等无数个问题。只有掌握这些问题背后的规律,才能对症下药,建立防治或者说消灭的策略。如果两眼一抹黑,不讲任何自然规律,去消灭什么呢?和蚊子家族玩三岔口么?

当然,上述调侃言论是基于“全面消灭”这个口号的。对于那些常见的卫生害蚊,如国家相关部门回复的,我们对其物种识别和生活史已经建立了详细的台账,并制定了多种有效地防治措施。

图5. 蚊类生活史

害虫之所以成为害虫,一定是环境单一,缺乏自然界的制衡因素所造成的,也一定是这种生物种类极度适应与人类共生,很难被彻底消灭。大家是否有这种体验:在生态系统稳定,植被茂盛的自然保护区中,蚊子并不会大量出现,成为烦扰;反之,恰恰是在城市和城乡结合地带,尤其是周边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单一脆弱的地方,蚊子才会大量滋生。我们可能也有这样的观察发现,在一些臭水沟,会见到大量的孑孓(蚊类幼虫),而在水质优良的自然河流中永远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这是因为在自然系统中,蚊类是众多生物中的一员,它们形成复杂交错的生物网络,并不会造成某一类不正常的大量繁衍。而在人类生活的城市,生态平衡不再,物种丰富度严重降低。因此,一些缺乏制衡,但却适应和人类共居的生物会大量繁衍,这包括所有那些卫生的、农业的和林业的各种各样的害虫。

当前蚊媒防治提倡的是综合防治策略,包括环境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遗传防治等。其中,环境防治是通过环境的治理从根本上消除蚊虫孳生的环境;化学防治是通过化学杀虫剂的使用达到消除蚊虫的目的;生物防治则是通过使用生物杀虫剂或蚊虫天敌的应用来控制蚊虫密度;物理防治是应用蚊帐、电灭蚊拍、诱蚊灯等物理方法灭蚊防蚊;遗传防治是通过改变蚊虫遗传特性降低蚊虫密度。笔者认为,环境防治是一种最佳的未雨绸缪的对人、对环境皆大欢喜的方法,当环境优良,生态恢复,水清鱼美,蚊类自然会降低到人们足以忍受的水平。

地球生命已经有超过35亿年的历史。动物也已经出现了6亿年之久。包括蚊类在内,植物、昆虫、病毒、两爬类等等这些地球上亘古而存的生命,它们都存活了至少上亿年。而人类的历史仅有三十万年,有记载的历史不超过一万年。换句话说,人类仅是地球生命史书中的沧海一粟。请我们人类站在生态的角度,以科学的、历史的、长远的视角去看待其他生命,生命不在消亡,而在共存!

Baidu
map